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感知皮影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筑梦云间支教实践团队研习皮影戏传承人

校对:范玉明 责编: 终审: 时间:2023-07-23 阅读:



中南在线7月23日消息 (大通社记者 田铖 报道 徐玉洁 摄影一盏灯,一块幕布,一段充满中国民俗气息的配乐,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筑梦云间支教实践团队拜谒皮影戏传承人——王续田。

皮影戏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古老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 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下谷皮影戏是当地民间艺术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2014年8月20日,湖北省文化厅公布了2014—2016年度65个“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神农架林区下谷坪皮影戏名列其中。下谷皮影戏源于唐朝,带有宗教色彩,故又称“还愿戏”。村民相信在家中演皮影戏能消灾纳福,但凡家中举办娶亲、乔迁、祝寿等喜事之前,都要事先许愿,事后再请皮影戏进堂屋演出还愿。下谷皮影戏与当地文艺很好地结合,揉进了楚剧、堂戏、川剧、湖南花鼓戏的唱腔,形成了较之其它地方的皮影戏,影型更加细腻、逼真,更多地融入了本地的民俗风情。下谷皮影戏据传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演出时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在打击和弦乐声中,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下谷流行的曲调说唱故事;演员也常常带上插科打荤的当地土话,使剧情生活化,当地群众倍感亲切。

皮影戏艺术家王续田向带领实践队员们亲自体验皮影戏的魅力,多样的人物场景,恰当的光影结合,在艺人的唱念做打之间,构成了皮影戏独特的展演效果,王续田先生现场演绎的《武松打虎》节目,节目趣味丛生,他双手齐舞、棍飞线绕、娴熟的操纵着皮影,栩栩如生的皮影在幕布上“活”了起来。

为了让实践队员们体验皮影的乐趣,王续田先生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许多皮影形象,队员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表演,演绎过程中,王续田先生指导实践队员们如何生动地表述故事情节,并且如何在演绎中自然的加入想法和创意,充分体会到了参与皮影表演的乐趣,增加了对皮影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技艺之一,每一代传承人不仅节目表演的精彩绝伦,制作出的皮影也是栩栩如生,我在平时闲暇时光也会去附近的小学中去教小朋友制作皮影、表演皮影,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希望皮影戏能够在他们的手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王续田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