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武昌理工学院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校对:刘明杨 责编: 终审: 时间:2023-07-25 阅读:

中南在线讯 为进一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搭建宽阔实践育人平台,加强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2023年暑期武昌理工学院校团委联合各学院积极组织、认真选拔,共招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130支,团队人数高达2000余人,奔赴四川、山西、山东、陕西、湖北恩施、黄冈、鄂州等省内外多地开展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美丽中国实践、理论普及宣讲、文化艺术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党委、校团委以及学校各级团组织的指导下,本次“三下乡”的工作原则,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鼓励学生把所学专业特长应用到社区、乡村等基层中。结合团中央、团省委等专项,以校级重点团队为依托,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追逐青春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活动导向化、工作实效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鼓励学生把所学专业特长应用到社区、乡村等基层中。

学校积极组织申报团中央、团省委等多部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项,截止7月17日各团队共获2023年团中央“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2023年“圆梦工程”志愿服务团队、2023年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知行计划“云支教”助学计划、湖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创建活动等团中央、团省委立项团队46项,立项规格及数量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上好“大思政课”,强化社会实践思想引领教育

武昌理工学院校团委结合今年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下发《武昌理工学院2023年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育人活动的通知》,为每个学院线上配备2名思政课教师担任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具体负责社会实践选题拟定、实践过程指导等。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对团省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中的7个重点专项进行细化并扩充至10个重点活动,在每个重点活动中选题4-11个,供全校所有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立项开展。我校在社会课堂中强化学生教育、锻炼学生才干。注重将知识教育和爱国教育相结合,加强思政引领,贯彻落实党的宗旨与精神,鼓励学生党员在各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对实践队员开展党课教育增强学生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让学生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入校后一门深入社会的生动党课。

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在实践育人中提升政治站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学工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学院团委书记为组员的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使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来认识、来推动,认真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搭建宽阔实践育人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党委、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团学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各学院、各部门、各素质导师全面落实,各相关政府部门、中小学校、社会组织协同推进,学生党员、志愿者组织、全体学生积极行动,形成了共同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大格局。

做好后勤保障,为青年学子投身实践保驾护航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校团委与各学院分团委积极与团咸宁市委、团云梦县委、团委建始县委、团重阳县委等各级团委联络沟通,将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落地,积极寻求合作,共同缔造,共同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为更好服务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校从各方面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学校给与每支校级重点团队500-2000元的经费支持,共计4万余元。根据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组的要求,我校今年暑期组织4支共64人的学生团队,到学校乡村振兴点恩施建始县开展为期30天的支教、文化下乡、文化调研、墙绘技术支持和乡村振兴政策宣讲等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给与交通车辆安排,每位志愿者生活补贴共计4万余元。为更好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组织校领导、相关处室领导和学院领导暑期对22支部分重点团队进行指导慰问,每个慰问小组给与500-1000的慰问经费和物资,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深感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学校大力支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青年学子在暑期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到基层到田野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实践保驾护航。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精神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大背景下,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参观红色圣地、寻访红色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通过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学生党员积极开展“党史我来讲”实践活动,向社会弘扬伟大建党建团精神。社会实践选题立项充分结合二十大相关精神,突出红色文化学习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家国情怀、重温激情岁月。如文法学院组织的“知行”普法队、商学院组织的“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智能建造学院组织的井冈星火宣讲团等。

提高社团专业水平,打造知名社团品牌

学生社团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努力让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助力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有效载体,积极鼓励社团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提升社团品牌效应。鼓励社团成员将兴趣爱好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例如青春健康同伴社组建的“爱你的人”青春健康宣讲团、“大手牵小手”协会第十七届志愿服务支教队等、布谷学堂“心灵之旅”团体辅导室等。

以德治促法治,身体力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围绕社会时政,激发学生助力乡村建设、服务社会的动力。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背景下,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和个体投身乡村振兴和知行计划行动。在校团委精心组织下,学校共有53支团队,945名个人参加了乡村振兴促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与服务单位共同指导下,学生深入乡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形成良好家风,彰显淳朴民风,利用优秀传统“村规民俗”,积极促进乡村“德治”。

青年携手同筑梦,返乡服务促振兴

武昌理工学院积极响应湖北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开展相关活动,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躬知以行,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约有300余名个人、60余支实践团队参与。开展了法治小讲堂、“扶贫助困”、“助力家乡宣传”等实践活动,为3000余名当地百姓志愿服务。武昌理工学院学子积极配合当地工作,开展志愿服务,在本次实践中协助各个基层岗位进行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为乡村发声,提升社会影响力。得到当地各单位、各组织和老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深入乡村流域保护环境,走近田地湖泊探求真知

为助力乡村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探索“禁塑”信措施和流域治理新思路。学校在崇阳县组织开展以“农村禁塑新途径新措施”和“清江”流域治理新经验新思路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大学生们紧紧围绕可乡村振兴发展和环境保护开展实践,走近田野湖泊进行问卷调查。在实践中探索真知,在服务中提高能力,在奉献中锤炼品格,展现了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与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新模式做出探索与努力。

美丽中国青春行,美育人生赴未来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促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在大力宣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方式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零一周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学校积极推动德育美育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智能建造学院“灯塔计划”志愿服务公益协会、艺术设计学院“雏鹰·圆梦”美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四川阿坝州茂县“青音入蜀”实践团队等团队奔赴四川、山东、山西、湖北等地,进行乡村德育美育教育成果宣讲以及社会调研活动,响应“美育教育”国家战略,提高老百姓科学文化素养。

制定科学测评办法,实事求是检验社会实践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社会实践学分2个、专科生社会实践学分1个,社会实践分为“体验式”、“项目式”、“创业式”三类,制定了社会实践测评方法,要求学生每次社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25天,实践过程中要拍摄现场照片,撰写实践日志,实践完成后要提交实践报告。并组织专门社会实践测评师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合格学生才能获得相应素质学分。

不忘初心,一步一营,扎实做好社会实践大品牌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精心策划、学生踊跃参与,促进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成功。武昌理工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日益彰显,项目社会反响良好。

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武昌理工学院践行成功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又一实践。实践期间,武昌理工学子表现优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湖北高校思政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今日头条、搜狐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聚焦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社会实践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截止7月中下旬形成报道600余篇,活动效果和影响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