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2021魅力人物候选人】范文琼:一为文学,一为教育

来源:中南在线 编辑: 时间:2021-05-27 阅读:


大通社记者 陈坤 报道

范文琼,女,1970年生,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科研副院长,武昌理工学院“作家班”指导教师,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文学教授,文学硕士。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古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古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湖北省广播电视局节目评审专家库专家。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孝文化研究会理事。

她数年如一日地指导学生创作,以校为家,不分节假日,不分上下班,在她的指导下学生成果累累,创作剧本,出版专著,参加各类比赛获得显著成绩。出版有文学作品《诗情酒韵》、《老汉口奇案》、《智囊·谋略》,《东汉三国演义》(上下册),出版译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院线大电影《我们的青春不怕疼》编剧,网络大电影《措手不及》编剧。主编教材《国粹九讲》、《汉语基础训练教程》、《人际沟通技巧》、《中国语文》,主持完成了湖北省级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从三国故事重审文学对三国历史的误读》,曾获武昌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武昌理工学院2013-2015年“十佳教师”称号、2019年“十大魅力人物”、2019年“十大新闻人物”、2020年“卓越教育工作者”称号、2020年“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2020年校级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发表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百万余字,发表各种论文数十篇。

作家老师教出学生作家群

在武昌理工学院,学汉语言文学很时髦:学生能写书出书,能当电影电视编剧,能写网络小说,还有拿不完的奖——近3年共获得省级奖项45项,占省属高校同类专业学生的一半,还年年获大学生科研奖。为啥学生普遍牛?大家哈哈一笑:范姐“逼”的啊!“范姐”就是大家用来亲切称呼范文琼老师的。

“范姐”大名范文琼,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科研副院长。2005年,当过记者,已是湖北省作协会员的她来到武昌理工学院担任语文教师,初衷本为多点时间写作,不料却成了学生作家的挖掘者和培养者经她指导,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已闪闪发光2013年底,2010级田天同学创作的13万字的长篇悬疑小说《眼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他本人湖北省作协吸纳为会员2017年1月,2013级王婷同学作为院校电影《我们的青春不怕疼》的编剧,名字登上全国院线公映的大银幕更多同学,大一开始就写书,大学期间出几本书是常事毕业时,每人都能交出10万字以上的作品集。

打造“汉语言文学+”

2010年,武昌理工学院增设汉语言文学系。其时,这个专业被人称为“万金油”,特色不明显,就业没优势。范文琼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当时网络文学刚兴起,我想未来社会对文学创作的需求一定会增加,于是提出人才培养应向这个方向发展范文琼老师坚信,写作才能是可以培养的。她把自己的秘诀教给学生们:多读、多写。又千方百计为学生们创造文学创作的机会。

2011年,一家公司请范文琼老师写美国史,范文琼老师却提出降低稿费而她降低稿费的原因是她要带着学生们写。她在班上发布项目征集学生时,大家很震惊:才大二,真的能写书吗?最终,9名学生报名。范文琼老师对他们进行了魔鬼训练——每天给他们布置读书练笔任务即使写一篇3000字的南北战争,也至少须看5本南北战争的书并做笔记,消化后进行写作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开始写作后,她甚至将4名学生带回自己家,一人分配一台电脑工作,她自掏腰包请人来做饭搞后勤。最后,23万字《杀气腾腾美国史》书稿被一次性审核通过,并于201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后,找来的出版社越来越多。通过项目制创作模式,21万字的《男生安全手册》、入选由团中央发起的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出版工程的趣味国学读物《天下第一手》、《消失的琴音》、《游走墨林》、《时空侦探团》等相继出版。看到新媒体、影视等行业对文学创作人才的需求,范文琼老师又申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新媒体方向、编剧方向,摸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基于实践,她主持完成了湖北省级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7届的毕业生王婷同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专业编剧。她说,以前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写作天赋,跟随范姐后,她被挖掘出了才能,人生得到了突破。现在,写作成了她的职业,也让她找到了人生的自信和方向。

天命之年仍不息

范姐对学生的要求是8个字:热爱文学、勤奋刻苦与此同时,她自己则做到了“身先士卒”拿出了榜样的力量。创作时间往往很紧张,有时20天完成最后书稿,有时10天要拿出剧本定稿,她带领学生闭关创作是常事。

2015年1月15日,学校放寒假,范文琼老师和学生却还在忙着写四部书稿。她和学生商量,能不能留校继续创作?已经预订了回家车票的学生们纷纷退了票,大家一起留校写作每天从早上8点写到晚上9点,一直写到学生宿舍封楼2015年12月31日跨年夜,范文琼老师在附近宾馆订了两个房间,和学生团队通宵写作网络大电影《措手不及》剧本中度过;2016年春节前后,又是书稿待交的时候范文琼老师自费订宾馆,带着学生工作了8天学生们回家过年后,她忙着修改直到大年三十深夜;《我们的青春不怕疼》的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她带领学生团队剧组以便于随时改台词她不顾自己快50岁已过半百的年纪,和大家一起起早贪黑,每天睡不到5小时至于她的家,也是越搬越近,最后干脆搬进校内,方便随时工作。

范文琼老师曾发表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百万余字现在她自己的创作减少了,学生的创作却越来越多了,虽然现在我自己写的书少了,但看到学生有成绩我更高兴。”她说。

学无止境,永远进行时

由于工作需要,范文琼老师的工作几经变动。

2019年,她被任命为文法学院教学副院长。正值疫情期间,她研究线上授课的可行性,出台了一系列线上授课管理办法,又带头在网上学习线上授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组织老师们研讨,带领文法学院师生为抗疫期间的线上授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0年,根据学院发展需要,范文琼老师又被任命为文法学院科研副院长,学校希望她能把学院的科研工作带上一个新台阶,而范老师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她组织学院老师积极申报各种课题,并对每位老师的课题申报书认真研讨,并和老师沟通交流,互相探讨。她还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研究成果,给老师们提供参考。无论是她的本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英语、法学专业,她都积极思考专业的发展方向,每次专业建设的研讨会,都少不了她的身影。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更好地为老师们服务,她积极地参加各类研讨学习班,把学习心得带回学院,再传给年轻老师。为了不断掌握科研前沿,和教学新动态,她自费报名成为“助金课堂”会员,定期听课学习。随着国家十五四教学新规划政策的出台,她和学院老师一起,积极思索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改革主张。老师们都佩服地说:“范院长的脑子转得真快,听一次课就能有一些新想法。”范文琼老师却说:“不是我脑筋转得快,而我的脑筋一直在转,就没有停歇过。”范老师不止一次地说到,教师本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成为一名教学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

范老师用她近二十年的教育行为,让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的名词,也用她自己的实际行为,很好地诠释了“教师”这一名词的伟大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