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绿色理念浸润童心——武昌理工学院“擎历史文脉,弘中华美德”志愿服务团开展气候行动课程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30 阅读:

中南在线7月30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陈亦菲 报道)7月30日,武昌理工学院“擎历史文脉,弘中华美德”志愿服务团走进通城县第二小学,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气候行动课程。该课程旨在向学生普及气候变化基础知识,阐明气候变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他人解释气候问题、动员身边人参与环保行动。

支教队员围绕气候变化基础知识展开系统讲解,通过直观对比图表,阐释天气与气候的本质区别,强调气候变化是长期、大尺度的环境演变。接着,结合近年频发的极端天气实例,队员们清晰阐释了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教学内容深入浅出,不仅解析了温室气体的作用原理,列举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及其人类排放来源,还通过历史数据图展示了工业革命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突破历史极值的严峻现状。

课堂互动环节气氛活跃,面对“如何减少碳排放”的提问,学生们踊跃举手,争相分享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日常环保举措。这种问答形式有效检验了知识传递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环保责任的切身理解。课堂还特别引入《巴黎协定》全球温控目标,介绍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承诺,帮助学生把国家“双碳”目标与自身行动联系起来。

“具体该怎么做呢?”支教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家庭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可操作措施,并组织学生思考如何在校园和家庭中践行。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分享各自在生活中减少资源消耗、重复利用物品的具体做法,支教队员张斌表示:“通过系统化知识传递和互动实践,我们希望唤醒孩子们对地球家园的守护意识。”在随后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围绕“保护地球的责任”进行讨论,纷纷提出个人已采取或计划实施的环保行动。

最后,记者采访到了三年级五班的学生刘芊卉,她说道:“以前不太懂为什么天气变得奇怪,今天知道了节约用电也能保护地球。今后我会多步行上学,回家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少开汽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