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30台设备+100人次培训:看武昌理工学子如何用“技术活”服务乡村振兴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16 阅读:

中南在线7月16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余俊杰 通讯员 何贝宁 报道 刘雅娟 摄影)“太感谢了!你们可帮了大忙!”7月14日,在蔡甸街道办门卫室,张大爷看着“重获新生”的电脑,向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连连道谢。这支实践团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村民提供科技帮扶,成为乡村振兴中的“数字生力军”。

“这台电脑存储着重要安防数据,还连接着街道的监控系统,一旦出问题会影响日常管理。”张大爷介绍。实践团成员不仅修复了硬件故障,还优化了系统运行环境,并安装了简易操作指南,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维护。

“我们在学院多媒体调度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何贝宁说道。这支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电子设备维护难、数字技能薄弱等问题,许多村民在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时仍存在困难。为此,团队在完成支教、调研等任务的同时,主动开设“科技助农小课堂”,为村民提供设备检修、软件优化和数字技能培训等服务。

截至目前,实践团已累计修复电子设备30余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超100人次。团队负责人杨硕表示:“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帮助村民掌握基本技能,让他们能自主应对常见的设备问题。”为此,团队在维修设备的同时,还手把手教村民如何清理手机内存、使用办公软件、防范网络诈骗等实用技巧。


为扩大服务范围,实践团计划联合学院多媒体调度中心的师生,搭建远程技术支持平台,未来村民遇到技术难题时,可通过线上方式获得帮助。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乡村开展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蔡甸街道办负责人陈楚鹏表示:“青年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在科技助农、基层治理中展现了责任与担当。”目前,该区正探索将此类志愿服务纳入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让科技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