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7日消息(通讯员 刘展鹏 报道)为响应团中央关于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号召,助力大学生在社区舞台上充分展现青春力量。7月17日,武昌理工学院“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联合南漳县九集镇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周年活动。

“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作为武昌理工学院重点培育的实践团队,依托专业优势,精心设计“红色课堂”。他们以革命文物图片展、英雄故事会、红歌传唱等生动形式,将百年党史的壮阔历程化作浸润童心的涓涓细流,他们深入基层一线,以支教服务与党史宣讲为笔,在九集镇社区服务中心书写青春奉献的锦绣篇章。

一年前,武昌理工学院与九集镇社区服务中心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旨在打造校地协同育人长效平台。此次支教活动,正是该基地深化内涵、拓展外延的关键实践。一年来,数十余名学子通过基地深入乡村,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有效促进了高校智力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

在社区服务中心临时改造的教室里,志愿者化身“全能教师”。他们不仅辅导课业、答疑解惑,更开设绘画、音乐、科普等素质课程,为乡村儿童打开缤纷世界之窗。五年级学生汪正冬说道:“哥哥姐姐讲的故事特别有趣,我长大也要当老师!”

课堂之外,宣讲团成员步履不停。他们头顶烈日走村入户,开展乡村发展现状调研,倾听村民心声。一份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一份关乎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正在形成,字里行间凝结着青年观察与思考,为社区治理提供“青春方案”。

学子们的倾情付出与扎实作风,深深打动了当地干部群众。课堂倾心解疑惑,陋室奋力攀书山。乡村调研献良策,入户走访解民艰。“课堂解惑”“陋室攀山”生动刻画了志愿者在简陋条件下潜心育人的身影,“乡村献策”“入户解艰”则精准概括了学子们深入调研、服务民生的实践。熊书记在赠诗时深情表示:“这段时间辛苦,谢谢你们用热情和耐心陪小朋友度过这个夏天!”这份饱含深情的诗作,既是对大学生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的真挚礼赞,也是对校地共建情谊的生动诠释。

团队成员丁宇辰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村民质朴的信任,是书本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九集镇社区中心李常丽主任见证了共建基地一年来的变化:“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活力与视野。他们设计的社区文化墙、组织的文艺汇演,实实在在丰富了居民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