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画笔下的家乡情,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我的家乡”手工课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22 阅读:

中南在线7月22日消息(通讯员 余颖 大通社记者 闵璐 报道)为了加强青少年乡土教育、深化其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联结,为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播下种子,武昌理工学院“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于7月21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景阳镇革塘坝社区为当地儿童开设“我的家乡”主题手工绘画课。该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与手工创作,认知家乡风貌,培养乡土情怀。

“认识家乡,往往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志愿者淡雅琪举起一张张图片向孩子们展示:“看,这是清江,我们的母亲河。”“这是酱香饼,香喷喷的景阳味道。”她用平实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观察那些习以为常的景致与风味,唤醒他们对家乡具体而微的感知。

而后成为家乡“小导游”、制作一份家乡小报的任务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淡老师以绘制“照相机”为载体进行基础教学,淡雅琪以“照相机”为切入点进行绘画教学。她首先展示例图,随后引导孩子们逐步绘制相机基本框架,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差异化指导:对年幼的孩子进行逐步示范,鼓励他们模仿练习;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则鼓励在掌握基础后加入自己的创意想法。孩子们在指导下认真作画。

课程的核心环节充满惊喜。淡雅琪端出特别的“礼物”,由志愿服务队成员亲手拍摄制作的景阳镇实景贴纸包:金黄的稻田、奔流的清江、特色酱香饼、饱满的恩施土豆……“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临摹者,而是家乡故事的讲述者”淡雅琪说道。孩子们根据对家乡的理解,自主选择贴纸进行创意拼贴组合,将本土特色元素融入画作。例如,有孩子将土豆贴纸放置在田埂边,或将稻田与清江进行想象性结合,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立体,生动展现其心中的家乡图景。

淡雅琪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动手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家乡的美,感受它的独特。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和熟悉的家乡元素完成画作时,那份对故土的亲近与热爱,已然在心中悄然生长。这不仅是美育的实践,更是为乡村孩子种下一份深厚的家乡认同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