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7日消息(通讯员 范帅旗 报道 张金秋 摄影)为帮助家长科学认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给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7月16日,湖北省天门市妇女联合会“彩虹行动”项目组携手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布谷学堂“心聆益语”志愿者团队面对社区学生和家长,在渔薪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儿童心理微讲堂。

“3岁前的每一句对话,都是孩子大脑神经连接的建筑师;6岁前的每一次同伴游戏,都在搭建社交能力的积木;青春期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自我认知的试金石。”志愿者郑永佳以相关问题引导家长思考,揭开了儿童成长各阶段的神秘面纱。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18周岁公民均为儿童。这一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除生理指标增长外,还将完成语言、思维、情感及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志愿者郑永佳把儿童的成长分成4个阶段讲述。0至3岁为大脑发育“黄金窗口期”,3至6岁为“个性萌芽期”,6至12岁为“感官学习爆发期”,12至18岁青春期为“自我同一性构建期”。这四个阶段呈现递进关系,既体现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也明确了各时期的养育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与科学解读,郑永佳向家长说明,科学的“因材施教”应基于对儿童成长节奏的理解,为其创造受尊重的成长环境,助力形成独立且善于社交的人格。

此外,针对儿童心理问题应对,郑永佳提出“压力应对四步法”,即增长能力、降低欲望、顺境中感恩、逆境中共处。同时,家长及教育工作者需承担“陪伴者”和“促进者”职责,倾听儿童心声,接纳其情感表达,保障儿童获得充足的成长时间与空间。讲解“顺境中感恩”时,郑永佳邀请家长们双手交叠放在心口,闭眼回忆孩子近期的一个“微小闪光点”。
团队负责人张金秋表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本质上是守护一个民族的未来根基。解析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打破育儿焦虑、构建科学养育体系的关键一步。‘心聆益语’团队将持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为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播撒阳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