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23日消息(通讯员 谢春燕 报道)“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秘密,黄河边上的文物真的和我们南方不一样!”7月22日,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传习非遗之美,点亮青春艺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跟着文物去旅行”的特色地理课程走进东李咀社区,为30余名小朋友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河的奇妙探索,让孩子们在文物故事中读懂祖国的地理密码。

“大家看,这尊兵马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为什么那里会有这么多陶俑?”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举起兵马俑模型,抛出的问题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不同于传统地理课的地图与理论,这堂课程以“文物”为钥匙,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生动的历史场景:从故宫的角楼建筑看北方平原的气候适应性设计,从三星堆青铜神树推测古蜀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地理关联,从敦煌壁画中的商旅图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形地貌……一件件文物化身“导游”,带着孩子们“走遍”大江南北。

为了让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可触可感,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在“文物拼图找家乡”游戏中,孩子们分组拼合河南殷墟甲骨、甘肃马踏飞燕、福建土楼等文物图片,再在简易中国地图上标注出对应省份,亲手感受“文物分布与地域特色”的深层联系;“模拟考古”环节里,孩子们用小刷子小心翼翼地从沙盘里“发掘”迷你文物模型,结合地形沙盘分析“古人为何选择在此定居”。
在“我的家乡文物”分享环节。孩子们带着家中的老物件或手绘图画,讲述自己熟悉的本地古迹故事。据活动结束采访到实践团队中的颜锦涛道:“设计这门课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文物这一孩子们感兴趣的载体,引导他们从地理视角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内涵。“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地理环境的镜子。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每座山、每条河都藏着文明的印记。”
此次“跟着文物去旅行”地理课,不仅为东李咀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暑期体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自然、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种子。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联合社会实践团队,推出更多融合知识与趣味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