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2日消息(通讯员 刘雅庭 报道)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武昌理工学院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在景阳镇马鞍山社区教学点精心开展了一场以“文明养成”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旨在为帮助孩子们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品质,引导孩子学习文明礼仪、践行道德规范,对其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次课程紧扣“学文明习惯、护绿水青山、传土家美德”的主题,从文明习惯的培养、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志愿活动的倡导三个维度展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个人经历分享、师生互动问答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主讲志愿者杨静怡利用小游戏引导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他们心中不文明的行为以及参与志愿活动的亲身,以此作为课程的引入。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文明学习的兴趣,更在热烈的互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列举着他们心中的不文明行为:“打断别人讲话!”“说脏话!”“随地乱扔垃圾!”此起彼伏的回答声充满了整个教室。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杨静怡老师以电影《康斯坦丁》中的人物故事为例,生动地帮助同学们强化理解。随后,杨静怡老师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文明行为意义的看法,并强调要避免套话、空话,鼓励大家从自身实际出发,真实地表达个人见解。

杨静怡老师详细介绍了志愿活动的类型、形式以及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意义。为了让同学们对志愿服务有更直观的感受,她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参与志愿活动的精彩照片,无论是汤逊湖的巡湖活动,还是社区的清洁行动,这些瞬间都化作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在不久的将来,相信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能够庇荫他人的参天大树。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授课老师杨静怡,她表示:“文明礼仪是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青少年在学习文明礼仪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