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6日消息(通讯员 张秀文 报道 相越 屈有为 摄影)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4日至15日,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在石南镇仙姑村开展为期两天的“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科普教育,让科学报国的火种照亮少年成长之路。

据悉,星火志愿服务队立足“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通过“三个结合”创新宣讲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生动课件。同时,设计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互动环节并通过分享农业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当代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这种“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宣讲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科学精神的时代价值。

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科学精神”为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启蒙教育有机融合。星火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设计“四个一”活动内容:一场“两弹一星”精神专题宣讲、一次科学家故事分享会、一组科学实验演示、一场人工智能体验活动,多维度引导青少年感悟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在“我的科技报国梦”主题分享会上,9岁的胡芸熙说道:“我想造出能监测农田的探测仪,加上智能的防虫害装备,让村里的稻子再也不怕虫害,也让爷爷奶奶不用在烈日下为虫害操劳。”活动现场收集的35份手绘科技梦想中,有21份聚焦农业无人机、生态监测等乡村振兴主题,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要像钱学森爷爷那样,把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这些充满童真却饱含坚定信念的发言,有力印证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在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爱国情怀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队员刘宇瞳,他说道:“我们希望通过‘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理应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