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周黎 王玉茹
“原来我们把课堂搬进大山,大山也会把我们请进喜宴!”7月1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大树垭村,一场原汁原味的土家族婚礼因一群“大学生亲友团”的加入而格外热闹。新娘尹亚奇亲手把邀请函递到武昌理工学院青禾守垭调研团队手中:“你们都是我们村的‘娘家人’,这份喜悦必须一起见证!”
原来,过去两周该团队在大树垭村开展暑期支教、非遗调研和农产品直播助农等实践活动,赢得村民一致点赞,也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给这场婚礼增添喜气,队员们把日常手工课升级为“爱的工坊”,带领全班孩子绘制《百福图》,送给新人。“这是我最温暖的嫁妆”,新娘收到这份手工礼物后感动地说。
唱祝福歌、跳摆手舞、送百福图,从“外来大学生”到“娘家人”,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土家族婚礼讲究“十姊妹歌”,团队成员马腾腾腼腆却坚定地接过话筒:“我怕唱不好,但村民和队友一直给我鼓掌,我就想‘今天我是娘家人,不能怂!’”一曲原生态祝福歌毕,《六口茶》大合唱直接把喜宴秒变“音乐节”。
“大学生们来了,村里热闹了,小娃儿们有学有玩,还帮我们把农产品‘唱’出了山!”大树垭村党支部书记黄彩森感慨道。在她看来,大学生们带来的远不止知识和技能。他们俯下身子的真诚投入,对土家文化的尊重与好奇,以及那份“把村里事当自己事”的热忱,早已悄然融化了初来时的陌生感。几周的朝夕相处,村里孩子们黏着“小老师”,老人们拉着“小专家”话家常,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处处是他们忙碌又充满活力的身影。从“被需要”到“被认可”,这场计划外的婚礼邀约,是村民们用最质朴、最隆重的方式给予的最高认可,也成为青禾守垭团队此行最珍贵的“结业证书”。
“课堂不仅在教室,更在广袤的田野和火热的生活中。”武昌理工学院带队老师李海生表示,大树垭村是学校对口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这次“身份升级”的经历,正是学校坚持实践育人导向的生动注脚。它无声地告诉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服务人民,就能找到青春的价值与归属。大树垭的这场土家喜宴,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堂关于责任、奉献与情感交融的“大思政课”。
链接: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344682&cId=0&fromFlag=2&uik=kicyVXs2&share_plat=wechat&sec=86a45b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