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无畏,逆风奔跑最可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昌理工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积极主动投身到防控疫情工作中,他们有的在寒风中值守,有的为小区楼道消毒,有的帮忙社区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信息,有的帮忙社区居民团购蔬菜......大家都在为打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阻击战贡献力量。

学院书记率先垂范投身社区志愿服务
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双双在河南老家也无时无刻不在忧心着疫情的发展。目前老家信阳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常双双在隔离期满后,为给辛苦的一线同志分担压力,报名排班,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用实际行动加入一线志愿者行列,为一线疫情防控战役尽一份儿绵薄之力。
常双双同志在淮滨县淮河管理处小区负责值守大门卡点,该地方属于老小区,老人较多,进出人员不少,为进出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信息工作,需要经常开展说服教育,向过往居民宣传“少出门、戴口罩、禁聚餐、禁集会、不传谣”等宣传知识,2月21日一上午就登记了十来户的进出信息。
在此次志愿服务中,常双双心系小区群众,为让小区群众安心放心,为小区居民严守安全防线,冒着风雨严寒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检测体温、登记信息,经常挑灯夜战只为建立小区居住人员的流动账本。
常双双感怀在自我隔离期间,当地工作人员每天通过电话、上门询问、生活物资支援等方式给予他和家人关心关爱,很受感动,同时钦佩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为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前线工作,负重担当、无私忘我的精神。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关键阶段,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号召全院师生党员向疫情防控志愿者学习,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贡献一份力量。

“雪中送炭” 一教职工自愿为社区服务
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全国各地上下齐心、共同抗力。不仅是医护人员在这场抗战中“逆向前行”,也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人群的倾心帮助。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的李忠东老师便是这样一位。
作为一名武汉市民,李忠东担心城市人民的安危,在居家自我隔离十四天无状况下,得到家人的支持,与妻子自愿投身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共同分担社区“疫情防护”责任,承担了清洁消毒、传送物资等工作。在李忠东老师所在的团队里,共有32位志愿者,他们每天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感染,保护好自身情况的同时,帮助他人。他们从早到晚各司其职,每天通过分派任务以及互相鼓励来完成自愿服务工作。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更有社区受帮助的人为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特地作画感谢。
在艰难的时势下,家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当作出志愿服务的决定时,就要做好一切准备,无论是好是坏。李忠东老师表示:“我只是一个参与者,我们这个志愿者团队有30多人,为几万人服务。我只是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他说,“看到很多外地人都来支援武汉,我们自己也要站出来!”
在同学们了解到李忠东老师主动参加志愿服务之后,纷纷表示点赞。该校工商1701班的梅济伟同学说:“我们要向李老师致敬,他们这样的逆行者值得让我们去学习!”

一教师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万哲钊自从回到家乡湖北省潜江市后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2月17日,在党旗的引领下,万哲钊老师主动报名加入了所在小区的志愿者队伍,负责潜江市马昌垸街道马昌垸小区的人员流动登记、物资配送等工作。
这项工作细小且繁琐,但万哲钊老师不怕困难,细心热情:在小区进出口,万哲钊老师站岗一站就要站好久,往往手和脚都是冰冷的,遇到每一个进出门的人员,他都会主动的询问去向和体温检测,对于不配合的人员也耐心讲解政策;由于防护物资不够,万哲钊老师自备口罩,在下雨下雪的情况下也坚持做好蔬菜、食物、药品等物资配送工作,有时候一送就送到了晚上八九点,并且还挨家挨户统计第二天需要采购的物品,这对于万哲钊老师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帮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此次志愿服务中,万哲钊老师表示,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希望自己的点滴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武昌理工学院,像常双双、李忠东、万哲钊老师一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教职工还有很多,该校影视传媒学院盛蕾一边忙着授课教学,一边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该校宣传处的刘明杨老师,除了撰写编辑发布大量抗疫新闻稿件外,还积极组织和协助当地各大社区团购蔬菜、米、面、鸡蛋等生活必备物资,将物资送到小区内,减少了疫情扩散风险,服务当地居民近千人,受到广泛好评。他们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同志的工作热情,彰显了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更多的党员和学生热情投入社区志愿服务中,进一步升华了党员同志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用青春力量锤炼党性修养,用青春力量扛起战“疫”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