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梅南副刊 » 正文
Supplement
梅南副刊

位卑未敢忘忧国——暑期赴贵渝陕调研有感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5-08-29 阅读:
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有云,“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展现了炎黄子孙,虽处寒素,心忧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节。今年,距抗日战争胜利已愈70载。笔者窃以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根本意义在于,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统一的民族国家观念在中华儿女中得以形成,中华民族在此时,拥有空前的凝聚力。面对敌人的刺刀,唯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个人才能得以保全,这是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根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禁烟遭贬,发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之语,振聋发聩。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暑期,笔者随商学院党总支赴贵渝陕调研团队赴遵义、重庆、延安三地寻访抗战英雄,审视岁月的痕迹,倾听历史的足音。
调研团队一行,参观了三地革命纪念馆,采访了十余位抗战老兵。老兵们眼中的抗战,虽内容不同,但却清晰的反映着一个主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在遵义,当询问现年9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曾庆平老英雄“如果日本再侵略我们中国怎么办?”老英雄举起左臂高喊“坚决消灭它”。
面对国难,正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英勇抗争,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中国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国家危难,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他们选择了拿起手中的枪,去战斗,选择了自己的牺牲换取同胞的生存,选择了献身自我,而免于国家被奴役。百万英魂铸就了“雪百年耻辱,复万里山河”的豪迈。抗战英雄,芸芸众生的一份子,但他们,当之无愧是抗战胜利历史的创造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延安宝塔山下的浮雕上,镌刻着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先忧后乐的呐喊,千百年来,激荡着多少谪迁之人心底的涟漪,又敲打着多少文人志士心灵的窗柩,激励着他们,暂舍当前的安逸,为天下大同而奋进。
神州危难之际,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热血青年克服艰难险阻,奔向革命圣地——延安,使得那时的“去延安”成为时代的潮流。有人背井离乡,有人跋涉万里,有人历尽难以言语的艰辛,他们如潮水般涌向了圣地延安。“一腔热血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革命的理想,抗战的决心,将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紧紧凝聚在一起。如今的延安宝塔,随着时代发展,以绚丽夺目的姿态巍峨挺立在黄土高原的宝塔山上,已经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深夜了,伴随着城市微茫的灯光,远眺宝塔,嗟呼,宝塔光芒今犹在,不见当年“赶路人”。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
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打破了凌晨天津港的沉寂,举世震惊。近百名消防官兵在这场大爆炸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其中不乏很多同龄人。是的,每个时代,都不乏英雄,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更是如此。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是冲进火场处置灾情,抑或临阵脱逃,求得自身保全?同为90后的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再次回答了这个历久不衰的命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向我们这个时代英雄们致敬!
然而,时代的发展是否与集体意识的发展亦步亦趋?现实回答我们,不尽然。电子媒体崛起的背景下,作为现代生活中的自我,逐渐被媒介产品所分割,异化,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当我们拿着手机,无休无止获取信息的时候,当我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尽情娱乐的时候,当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来交流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和身边的人面对面交流了,我们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逐渐与身边的世界隔绝开来了。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无论复旦投毒,抑或中传女生遇害,不一而足,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集体主义精神的缺失。深处文明变革,社会转型的当代社会,当代青年,又该何去何从?我想,作为本次商学院党总支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已经走出了他们的第一步。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份子,用自己的言行,关注我们的时代,关注我们时代的变革,积极投身到时代洪流中去,用行动彰显我们的存在,及我们的存在为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带来的新的改变。
近代爱国将领左宗棠曾将“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中国当代青年,无论所处顺境逆境,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从自我中得以解放,参与时代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方为在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后,我们给予为中国人民独立解放而奋斗甚至牺牲的英雄们最好的献礼!(商学院 张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