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搜狐网:武汉这所高校的学生真牛 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2-05-19 阅读:

近日获悉,在第46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预选赛中,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参赛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荣获铜牌,这是学校在此赛事中获得的首枚奖牌,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ICPC)由国际计算机协会(ACM)主办,是一个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号称程序算法界的奥林匹克竞赛,是知名度最广,难度最大的程序设计竞赛,我国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获得过不俗的成绩。

该竞赛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各学校参赛,每队最多3名队员组成。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Java和Python编程语言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到13个全英文问题,阅读量较大,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评测机运行并现场出分。有趣的是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

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根据学科特色,成立了“人工智能大学生创新中心”,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黄薇老师介绍,学院从优质的实验室环境到学生本身的内动力都有利于组建集训队参赛,于是在去年下半年由她担任教练,目标明确地指向了ACM-ICPC第46届亚洲区预选赛。

由于学校在该项比赛上从未有过任何参赛积累和集训经验,因此黄老师广泛收集资料撰写培训课件,亲自参与各算法训练营学习,结合专业特点,组织了九名来自各专业的同学组建集训队,最后经过层层筛选由其中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专业的三名同学组队(队名:Kunlun Mountain)参加第46届比赛。这三名同学中常毅威和周思豪的特点在于算法功底强,常康腾同学的特点是英语快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三位同学能在比赛中取长补短。由于题量大,且一支队伍三名队员只能共用一台电脑答题,使得时间显得更为紧张。因此除了扎实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

此次比赛从4月16日18:30拉开帷幕,先进行热身赛,然后在17日上午进行了5个小时不间断的正式赛。经过赛前历经数月的艰苦集训,三名队员早就跃跃欲试一展自己的“码能力”。伴随着开赛指令,主码手常毅威同学一骑绝尘,不到3分钟就“秒”掉一个题,与此同时,其他两位队员埋头着手翻译其他题目,配合默契。常毅威同学说,在大半年的备赛集训阶段,他们利用周末打了一场又一场模拟赛,准备竞赛阶段,黄老师和他们是每天最晚离开学院的人,星光不问赶路人,在他们心目中,能在大学阶段参加一场ICPC比赛,能在一场区域赛中拿下一枚宝贵的奖牌,是整个大学青春里最值得奋斗的事。

比赛的过程惊心动魄,解出题目的学校不断升起气球,武昌理工学院的三名队员也不断去追平、反超升起自己的气球,始终把比分咬紧,直至超越其他队,不断增加的分值不仅是智力的PK,更是心态的PK。最终,武昌理工学院获得地区优胜者,成绩锁定在了铜牌。黄薇老师表示,这也是学校首枚ACM奖牌,令人振奋,后面还有第47、48届比赛,这群年轻人已经作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正如几个月以前,他们就以湖北省程序设计大赛的冠军成绩向着这场ICPC比赛致敬,因为他们的心愿就是能携全队之力,为我校博得校史上首枚ICPC奖牌,从此ICPC的赛场上也能有武昌理工人的身影,并由此带起一波学习算法的热潮,让更多同学感受到学习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黄老师说。(鲁信)

https://www.sohu.com/a/548348695_49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