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5月30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朱威龙 报道)“请用三个词形容一下你眼里的记者。”“匆忙、紧张、亢奋,多加一个词——神圣。”
脖子挂着记者证,手握着笔和纸,肩上背着一台相机……如果你在校园中看到这样一个身影,那他们极有可能来自同一个大家庭——大学生通讯社。
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通讯社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经有17年历史,是宣传处直属的学生部门组织。距今为止,大学生通讯社出版校报169期,发表外宣稿件已有12234余篇,包含中国大学生在线、湖北教育新闻网、湖北高校党建网、湖北高校思政网、荆楚网、长江网、等一般性网站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经济网、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官网、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及长江日报融媒体网站等省(部)市级主流网站,据统计,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纸质媒体的稿件已达百余篇。大学生通讯社以打造校园“新华社”为目标,致力于新闻的采、编、写,主要负责校报、学校新闻主页、学校新闻综合网中南在线等媒体的稿件采编,服务全校广大师生。
记者眼中的大通社:在这里我找到了新闻人的意义,从此不懈追求
“万万没有想到我一个药学专业的学生成天除了上专业课就是在写新闻,从挂上记者证那时候起,我的大学便开始有了新的意义。”药学1901班的薛继楚说道。身为大通社记者的他,目前已写有70多篇新闻稿件,其中“‘我又拯救了一名患者’,武汉一大学生两年献血38次”一稿登上长江日报,多篇新闻登上今日头条、搜狐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他不是在写新闻就是在写新闻的路上。”薛继楚的同学陈成晓这样评价道。大通社有着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记者,有时为了跑一个新闻从开始苦苦等待到结束,顾不上吃饭直接在原地火速赶稿,即便是看到室友都在寝室悠闲地休息,他们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拿起了记者证往现场赶去……“没有人逼迫着我们如何去做,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记者这一身份迫使我去完成应有的使命,在这一苦苦追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新闻人的意义,平凡且伟大。”薛继楚感叹道。
除了日常的讲座、比赛、特色活动、魅力人物以及学生自主讨论总结的选题之外,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大通社记者们最忙的时候。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大通社全体坐镇运动场,摄影师紧紧跟着各个项目的运动员拍照记录,大一记者根据社长安排有序对各项目进行跟踪报道,部长级守在电脑旁时刻等待“前线”传来的稿子,争取第一时间发出最有价值的比赛讯息。据历年数据统计,比赛当天就有上百篇稿子诞生,大通社记者就像一只只会飞的精灵活跃在操场的各个角落,不丢失任何一个新闻点。“古今中外,新闻人是没有轻松悠闲一说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仅仅是前辈的星星点点。在大通社的这样一个组织里,我希望同学们能在每次完稿,每次拍摄后都能收益颇丰。”社长张显鸿说道。
老师眼中的大通社:一群敢闯敢拼的少年开始踏上前辈的步伐,后生可畏
“同学最后再确认一下你是哪个组织的啊,大通社是吗?”“对的老师,我是大通社记者张月雨。”“嗯嗯好的,感谢你今天的采访,真像一个真正的大记者,辛苦你了啊。”记者张月雨就图书馆阅览室选题在采访胡霆老师之后,收到了肯定的赞许。
无论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年度魅力人物,还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和讲座,大通社记者都会与有关的老师展开采访。“一开始的时候采访老师真的很慌,即使是准备了很久的问题一面对真人采访就会紧张地脑子一片空白,但是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之后,我的胆量壮大了,思绪稳定清晰了,与其说是我得到了老师的夸奖,不如说是老师成就了我。”张月雨说道。据多位老师反映,大通社记者十分懂礼貌,有热情,有朝气,不仅在基本人文素养上极其优异,在采访与写作上也是佼佼者,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各有特色。
“那次是疫情在家授课,一位大通社记者跑来采访我关于线上教学的授课特色,尽管是素未谋面,面对着一张冷冰的手机屏幕,那位记者用他强大的专业素养很快把我带入了一个受访者的状态,配合他完成了此次采访,后来文章还转载到了网易新闻上,真心为大通社记者竖一个大大的拇指。”成功素质教育讲师朱玲说道。大通社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全体记者不仅仅需要具备优秀的采访与写作能力,最基本是要有待人接物的高水平素养,时刻以一个记者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受访者配合与否,都要做到以礼相待,用诚信真心去获取事实真相。
同学眼中的大通社:微信步数榜首的神秘组织,心生敬佩
“23603步!他今天又走了这么多步!”正在一旁聚精会神赶稿子的陈宇飞丝毫没有受到室友的影响,他就是大家口中的微信步数榜首。据了解,大通社记者纷纷表示自己在身边同学里面微信步数居高不下,经常被调侃到在学校里偷偷干大事。一串串上万的数字,同学们嬉笑的背后,是对大通社记者的崇敬与肯定。当其他同学在寝室睡大觉打游戏时,大通社记者也许正在活动现场作记录;当别人相约出去玩时,大通社记者也许正在火急火燎赶往下一个新闻现场;当同学们坐在操场上嬉闹时,大通社记者也许还在东奔西跑整理材料……
“时隔快一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一次是,那天下午在文外下完课后我直接赶往智能学院做采访,当场之后得知老师不在,就掉头先去图书馆采访另一个选题,结束之后回寝室准备起稿编写时,智能学院老师发来消息通知我可以现在去采访,因为是周五,老师马上就要放假回家,我不能把稿子的战线拉得太长了,想到这就立马收拾相关物件重新赶往智能学院……”记者王铭康回忆到他最累的一次采访经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接触到各个学院团委和校团委的学生干部,其中对于大通社记者的印象极为良好,他们真的是一心一意为校园新闻事业做贡献,没有所谓的干部架子,既优秀又谦逊。”文法学院素质导师助理詹承尚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