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走过难忘的2015年,大学生创业一路绿灯,风景独好!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创业,刚毕业就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据报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创业观察报告》显示,66.2%的受访90后认为创业是最好的职业选择,70.4%的受访90后认为创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31.1%的受访90后未来3年内有创业打算。统计表明,2014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人,其中19.1万人选择创业,占比2.9%。在四川,大学生自主创业呈逐年增长趋势,教育业、零售商业及电子商务、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是大学生创业比较集中的行业。
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新趋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创新创业的宏观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首先,各级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和各种市场化改革,创业门槛不断降低;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创业所需的信息搜集、匹配和社交网络建立的成本;第三,各种金融创新降低了创业所需的成本,增加了融资的可获得性;第四,社会文化氛围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冒险、创新和失败的包容度越来越高。特别是2014年6月,人社部、教育部等9个部门联合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目标是在4年内引领全国80万大学生创业;2014年12月,教育部规定高校可允许学生修学创业,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更加紧密结合,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创新的新趋势。
尽管如此,大学生创业总体上仍然是举步维艰,创业成功率很低,甚至比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更多困难、更大风险。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投资机构并不青睐刚毕业就创业的人,在应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中,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徘徊在1%-2%上下,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个人积蓄占大学生创业资金80%以上。在很多风险投资人眼里,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不太靠谱儿”,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儿,失败率比有过工作经验、甚至有过失败创业经历的创业者高出许多。也就是说,大学生创业需要更多关怀、更多包容、更多扶持、更多鼓励!
大学生创业“难”在哪里,“路”在何方?
大学生创业属于机会型创业,往往比生存型创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有可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需要更多的创业资金,需要捕捉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有关研究表明,学历和年龄是影响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年龄在25至44岁之间的创业者更有可能进行机会型创业,而年龄在45至54岁之间的创业者进行生存型创业的比例明显高于机会型创业。较之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不仅能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用专家的话说,学历高低与机会型创业选择正相关,与生存型创业选择负相关,促进机会型创业的重点目标人群是中青年高学历者。因此,应该针对大学生创业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风险,采取更加有力的扶持措施,切实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创业园区和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服务。
大学生创业属于自主创业,更大的困难是自我奋斗、自负盈亏,更大的风险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更大的成功是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共享发展。创业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创业并不光鲜,更不好玩;创业过程非常艰难,既是对信心的极大考验,也是对能力的极大挑战,没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精神,很多人是撑不下来的。对大学生而言,创业就是一种就业方式,不要把创业看得过于“神圣”。要满怀激情不要感情用事,要把握机会不要投机取巧,“要理想不要理想主义”,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