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梅南副刊 » 正文
Supplement
梅南副刊

心系他人言,为自己写诗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3-02-07 阅读:

汉语言2204班 朱晓晗

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会涉及到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的比较和平衡,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们的生活便成了一部“作品”,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和批评。

这其实都是在探讨人类在不同情境中应当如何更好地抉择,我们个体虽然是独特的,但在整个人类群体中,个体又是趋同的。我们常说“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从个体的角度看也许是对的,但是放在人类的总经验中,这又并不准确。

从某种意义上,当一个好的作家,拥有一个好的生活,需要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更要理解世界。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事。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革命先驱,以作家的身份,以杂志为媒介向年轻人分享传播人生的哲理,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不惧部分蒙昧的百姓对他们的误解与敌视,而是不断坚定着他们的内心信念,以自己的笔墨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内卷、躺平、佛系、丧气都是它的产物,然而我辈青年学子并没有深陷其中,而是以一种主动的方式,甚至是一种战斗的姿态,势如破竹地进行抗争,开拓着属于自己的未来。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然重要,但我们终究要进入这个千万个人不断交互碰撞的“社会世界”,个人的经验可以扩展自己的天地,但我们也要接轨于人类经验的总和,每一个“他”都与自己相关,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告诫中得到教诲,从而审视与反思自身。

他人的建议能够帮助我们抵御人生的艰难困苦以及命运的当头一棒。没有绝对的真理,如果你深陷其中,只会过于独断只谈多元,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误区,在虚无中迷失人生的意义。

你会发现,只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可能会导致意义的消解,就像孔子临死之时对子贡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此,保持谦卑的态度,向他人经验中的智慧致敬,给予他者更多的尊重。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与时同尘。当时代的潮水跨过一个又一个世纪的山头,听他人之词,绵绵不绝;为自己写诗,流水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