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 艾雨灿 报道

王小华,男,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践教学副院长、武汉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科技厅和省政府机构采购评审专家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武昌理工学院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中获得“十佳科研标兵”荣誉称号。
锚定国家需求,成果屡获突破
自投身科研以来,王小华始终聚焦药物化学与药物活性研究,主攻抗肿瘤、抗病毒等小分子化学药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优化及活性评价,同时积极探索新型药物合成技术与工艺优化,研究方向紧密契合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近三年,他科研攻关脚步不停,主持包括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点项目、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省新工科建设项目、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项目3项,以及校级重点课题、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多项课题;近两年更是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材1部。凭借扎实的科研成果,他先后斩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创新挑战赛(湖北)“优胜奖”、湖北省总工会创业创新比赛“最佳创新奖”等荣誉,为学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以科研促教学,培育创新人才
“科研不仅是发现新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这是王小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将科研前沿动态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用心指导每一位学生,从课题设计到实验操作全程把关;在本科教学中,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团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获奖,真正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双提升”,为药学领域输送了一批批具备创新思维的后备力量。

优化实践教学,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实践教学副院长,王小华还肩负着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管理优化的重任。他深知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牵头主持并落实多项实验室安全管理与运行规范改革项目,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优化设备配置等举措,有效降低实验室安全隐患,同时显著提升设备利用率与课程匹配度。在他的推动下,学院实践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为学生搭建了更安全、更高效的实践平台,也为高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从科研一线的“攻坚者”,到课堂上的“引路人”,再到管理岗位的“创新者”,王小华以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科研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多个岗位上实现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