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3日消息(通讯员 郭宸溪 报道)为深入记录和传播大别山地区优秀的传统制茶技艺,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的时代变革。7月13日,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相豫信阳”实践团队,怀揣着对这片土地茶文化的敬意与好奇,正式走进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苏仙石乡东河村高稻场茶厂。在此,纪录片《大别山的守望者》的实地拍摄工作由此拉开序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影像的独特力量,深入探寻大别山茶文化的精髓,真实而生动地记录新时代背景下大别山茶人那份匠心坚守。

高稻场茶厂,作为大别山地区举足轻重的茶叶生产基地,它不仅是承载着悠久传统制茶技艺的宝贵载体,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拥抱科技进步,勇于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这里已然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得以“活态传承”的鲜活典范。

在非遗传承人、茶厂负责人杨杭生先生的悉心引导下,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得以沉浸式地体验了茶叶从鲜叶的初步摊晾、关键的杀青步骤、精细的揉捻塑形到最后的烘焙定型直至成品包装的完整生产流程。在杨杭生先生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也动手尝试炒制茶叶,当指尖感受到茶叶传递而来的温热,当弥漫在空气中的馥郁茶香萦绕鼻尖,他们也从单纯的记录者身份,真正转变为这段宝贵文化记忆的亲历者。

除了对精细制茶流程的细致镜头记录,团队还围绕着杨杭生先生的个人经历展开了深度访谈。他回忆道:自己自幼便随父辈学习制茶技艺,数十载如一日地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并且亲眼见证了茶叶制作工艺从纯手工的细腻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这一时代的变迁让他感慨万千。“工具在变,但我们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从未改变。”这句质朴却无比坚定的言语,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灵。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实践团队的负责人李赟喆,他说道:“最触动我的,是杨杭生老师在分享他的制茶心得时,那种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他的手上布满了常年与茶叶打交道的痕迹,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