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8日消息(通讯员 洪斯宇 罗欣苒 报道 王晨良 冯昱翰 张盛隆 摄影)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搭建青少年成长实践平台,7月8日,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星火辰光志愿团走进利川市团堡镇团山坝村,在村委会举行开班仪式并开展首日志愿服务活动。团队以“互动体验+知识赋能”模式,通过趣味游戏、作业辅导等环节,让乡村儿童在轻松氛围中提升综合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当日,开班仪式在村委会内拉开帷幕。在星火辰光志愿团成员的引导下,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依次走上讲台,用稚嫩的声音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暑期期待。“我喜欢画画,想在暑假学会画向日葵”“我长大了想当宇航员”……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与真挚的表达,让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自我介绍环节后,一系列趣味“破冰游戏”随即展开。“数字炸弹”游戏中,星火辰光志愿团成员写下1-100中的一个神秘数字,让孩子们轮流猜测。每接近正确数字时,现场便爆发出紧张的欢呼声。当一名三年级学生精准报出“炸弹数字”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味。

“故事传递”与“故事接龙”环节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志愿者先向第一位学生讲述一段简短故事,以耳语形式依次传递,最后一位学生复述时,故事往往因记忆偏差产生奇妙“变形”,引得全场欢笑不断。而故事接龙中,孩子们则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从“小明去上学了”开始,每位孩子用一句话让故事脉络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充满奇幻色彩的完整篇章。

此外,志愿服务转入知识赋能环节。在教室中,孩子们拿出暑期作业伏案书写,志愿者们穿梭其间,针对数学应用题、语文阅读理解等难点问题耐心讲解。“这个方程可以先把未知数移到左边”“段落开头的环境描写其实是为了烘托人物心情”…… 星火辰光志愿团成员们结合学科特点,用生活化案例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帮助孩子们攻克学习难关。
为实现劳逸结合,团队在作业辅导间隙组织“击鼓传花”游戏。当鼓声响起,彩色绒花在课桌间飞速传递,鼓声骤停时,“接花”的孩子需即兴表演节目,有的背诵唐诗宋词,有的演唱儿歌,有的分享寓言故事。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展示了个人才艺,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团队负责人王玉涵,他表示:“接下来的服务中,会继续保持“玩中学、学中乐”的节奏,既关注孩子们的学业进步,也重视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收获的友谊与自信,让这个夏天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一段难忘的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