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红安薪火志愿服务团成功开展“安全指南-用电安全”主题课堂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06 阅读:

中南在线7月6日消息(通讯员 李心茹 报道) 为强化青少年暑期用电安全意识,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红安薪火志愿服务团于7月4日在红安县北门岗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安全用电护童心,高校课堂筑平安”主题用电安全课程。此次活动以团队自制的用电安全PPT为教学载体,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实践”的模式,以高校志愿服务与基层教育的深度联动,探索出“知识可视化+实践引导”的青少年安全科普新路径。

课程以PPT中“电与生活”的互动问答开场,志愿服务团教师展示电饭煲、台灯、吹风机等电器图片,引导孩子们列举日常用电场景。“为什么不能用湿手插插头?”教师李心茹点开PPT中的电路示意图,用“水是导体”的动画演示解释触电原理,并结合PPT中“湿手触电”的警示案例,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危险行为的科学本质。

依托PPT中的“安全用电三字经”“应急处理流程图”,志愿服务团系统梳理用电安全知识体系。在操作规范部分,教师带领孩子们朗读PPT口诀:“湿手不碰开关,插头要握绝缘”,并对照PPT中“拔插头需提外壳”的分解图示,演示正确操作步骤。“发现有人触电该怎么办?”教师切换至PPT应急处理板块,分步讲解“断电-用干燥木棍分离-呼叫救援”的流程,配合“禁止直接触碰”的红色警示文字强化记忆。课程还专门解读PPT中“高压危险”“当心触电”等安全标志,通过图形与文字对照,提升孩子们的风险识别能力。

此次活动通过PPT的可视化呈现、互动问答的参与式学习、家庭实践的延伸教育,帮助青少年构建了从“认知风险”到“规范行为”的完整安全知识链。当孩子们带着手册和安全承诺回家时,志愿服务团用专业编织的用电安全防护网,已在红安社区悄然展开。这种将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服务结合的实践,为新时代青少年安全科普提供了可复制的教育范式。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团队队员周浩,他表示:“我们计划将PPT内容转化为系列科普短视频,通过社区平台传播,让安全知识以更生动的形式触达家庭。”这种“课堂教学+家庭延伸”的模式,既发挥了高校团队的专业优势,也为基层安全教育建立了长效传播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