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福建日报:“淑女班”遭误解,其实质是修养教育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2-12-25 阅读:

热线关注

   漳浦二中在省内首开高中淑女班,迅速引起各方热议,有人认为高中教育应以学习为主,有人怀疑,其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淑女班遭误解,其实质是修养教育本报记者 郭政 实习生 杨姣 陈菁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淑女就是女性气质和修养的代名词。近日,漳浦二中开办的淑女班一经出现,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

  

  12日,新浪网友漳浦新闻发出一条名为漳浦二中淑女班开班的微博,引起网友争相转发与评论。

  该微博介绍:近日,经过精心筹备,漳浦二中淑女班正式开班。学校第一批报名参加培训班的女同学们,一起见证了严肃庄重的开班仪式,并听取了有关讲座。微博图文并茂,晒出开班仪式照片。

  对此,绝大部分网友迅速质疑:淑女班使中学教育越来越剑走偏锋。网友慧言丽语说:学校为什么总整这些无助于学习的不伦不类的培训?难道在高中时期,淑女培训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

  一些网友表示,学校不该把男女生教育割裂开来。网友杨锦盛调侃:怎么只有淑女班,没有君子班

  甚至有网友抨击:淑女班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以淑女的名义,培养情人、二奶……

  中学淑女班迅速引起媒体关注,《海西晨报》、《海峡导报》等媒体纷纷展开调查。不少媒体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淑女班是一种创新,虽然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应持鼓励态度。也有媒体质疑,淑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中学教育还应把重点放在学习上。

  

  外界的热议,并没有打破校内的平静。

  21日,漳浦二中校团委书记林小霖告诉记者,淑女班是针对高一、高二女生开设的,完全免费,采取自愿报名方式,目前共有151名女生报名,占两个年段女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课程包括 《形体训练》、《青春与美》、《国学经典》等,内容以教授国学经典为主,时间方面,选择每周班会课时上课,不占用学习时间。

  自1210淑女班开课以来,高二女生杨晓丽所在班级的女生已全部报名参加。杨晓丽告诉记者,自己是淑女班的忠实拥护者。我已经上了3次课,每次都收获颇多,不仅不影响学业,还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很期待培训班带来的改变。她说。

  高二女生蓝巧云说,由于她参加了其他活动,所以没去淑女班,但班上有十几个女生都参加了,听说课程丰富有趣,她也很向往。

  面对种种质疑,校长蓝玉田表示淑女班不会停办。他说,淑女班旨在培养有爱心、孝心,会感恩,举止文明的女学生,出发点和内容都是好的。引发争议的应该是淑女二字,考虑将名称改为女性容德培训班

  事实上,淑女班由来已久。20104月,武汉纺织大学高职学院首吃螃蟹,开设淑女班,教授国学经典、艺术修养、公关礼仪等课程;其后,武昌理工学院也办起了淑女班,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纷纷跟进,淑女班遍地开花,甚至有小学出现高价收费的淑女班

  省内开设淑女班,漳浦二中是第一家。

  

  淑女班引争议,难道都是名字惹的祸?对此,专家们各抒己见。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丛春华教授认为,命名为淑女班,确实容易产生歧义,礼仪修养教育是所有学生都应进行的,把女生从受教育群体划分出来,难免有强调和专门培养之意。她说,淑女班以这种标签示人,似乎暗含了女性迎合男权社会的意图,容易引起误解。但是,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也有失理性,他们从淑女二字上做简单判断,没有了解其中真意,便群起攻之,欠缺公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褚宏启教授则表示,淑女班之所以引争议,缘于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这种教育显得十分突兀。教育应当是全面的,身心健康、内外之美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目标。但在高考压力下,许多学校都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学校有必要将类似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中,与主流课程相结合。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荣伟教授认为,淑女班映射更高层面的单性别教育问题。整体上看,当前学校在因材施教尤其是在单性别教育方面缺乏自觉性,课程体系显得过于宽泛、粗放。现实中,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乃至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却没有与之对接。从长远来讲,男、女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方面也必然因性别不同而有所侧重,真正有远见的学校,会因材施教,积极主动为孩子创造更为适合他们的教育。

  (原标题:淑女班遭误解,其实质是修养教育)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25/0859258879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