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中国文明网:武昌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葛光小区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4-25 阅读: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团委学生会院青工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30人的医疗小分队在副长部长常凡的带领下走进光谷大道葛光小区,发挥知识的优势,为居民讲解有关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心脏按压、骨折、伤口擦伤的处理等健康方面的医疗知识,为社区居民服务。

  421日上午800医疗小分队集合乘车前往葛光小区,达目的地没有经过片刻的休息,医疗分队的成员们就有序的开展工作,一部分成员忙着在居委会的空旷的场地上搭建临时的小诊所,方便居民量血压。一部分的成员在布置一个简陋的舞台,让健康知识讲座的同学们有一个主阵地,而另外的一部分的同学则拿着事先准备的100份武昌理工青年报和100"社区与健康"问卷调查分发给葛光小区的居民们,了解小区居民对养生和健康关注的动向,以便他们做好后续工作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团委学生会院青工部为了让健康讲座的内容不会太枯燥,别出心裁,将教学寓于实践,邀请武昌理工学院学院火影轮滑社8名成员现场给小朋友教学,在教于学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造成摩擦以及摩擦后如何处理伤口的医疗小知识进行了普及。同时也邀请了瑜伽协会的3名成员,进行现场表演及教学,吸引人们关注的同时,医疗小分队的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针对颈椎病,意外摔倒,心脏猝停等来现场传授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医疗小分队的三名成员就开始给葛光小区的老人们测量血压,刚刚接受完检查的葛光小区窦大爷告诉记者:随着年纪的增长,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都来了,病情也都是时好时坏的,严重的时候就吃吃药。我们年纪大了,也不愿老是往医院跑,今天大学生们免费上门给我们量血压,给我们老人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学生们的文体活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来自高护12010班的雷樊告诉记者:"小区的多数老人的血压都是偏高的,在医学上来讲,收缩压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90mmHg的都算是正常,老人们的舒张压都还好,只是收缩压普遍很高。而且老人们们对高血压的医学治疗偏见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有在血压超标的时候才会去吃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的错误的做法,间断的服药只会加剧高血压的病情。"细心的护士们在正确指导老人吃药方法的同时,还建议老人在饮食方面,少吃肥肉等脂肪多的食物,多吃鱼,特别是海鱼,其次适当的锻炼也是特别的有必要。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医疗小分队还邀请葛光小区的居民一起通过默哀一分钟、张贴祈福便利贴的方式为刚刚遭受地震的雅安人民祈福,祈福的便利贴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话语"雅安加油,葛光社区与你们同在""多难兴邦,相信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你们会更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愿逝者走好,愿伤者早日康复"、、、、、、葛光小区居委会更是现场发动居民为灾区捐款,截至活动结束,小区一共34户居民参与捐款,共募得捐款2205元。

  当谈到此次活动的目的,青工部副部长常凡感触颇深:"前不久通过走访光谷大道葛光小区,我们了解到小区的居民大都是化工厂退休的职工,由于长时间从事化工事业,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退休却发现身体日益变差了,甚至有些人患上了癌症。看到此情此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利用丰富的协会资源,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发挥自己知识的优势,切实地为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丰富居民生活,彰显我校青年志愿者风采,为我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根据我们调查表反馈的信息表明:"849%的居民表示愿意参加体检,8475%的老人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8947%的居民想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治,3731%的居民想周边的大学生来给他们讲关于健康疾病方面的课,而却只有1475%的居民有听健康讲座的经历。所有的数据表明,我们关于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是特别有必要的·

  葛光小区居委会为感谢今天到来的30人组成的医疗小分队,为即将到来的512护士节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一条写着"祝愿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5.12护士节取得圆满成功"的横幅。

葛光小区居委会徐主任说到:"这是第一次有高校在我们的社区举行医疗健康知识的讲座,希望这类活动你们还是多多的举办,社区的老人们都非常的欢迎,你们的到来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活力,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他还说道我们的社区也新成立了一个医疗服务工作站,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提供医疗救助、公共医疗救助,对于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或其他 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但是在医疗宣传这方面我们的力量还是不足的,希望可以和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达成长期合作的共识,能够为老人们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杨智伟)

http://hbwh.wenming.cn/zyfw/gatr/201304/t20130423_61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