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楚天都市报:欢迎报考武昌理工学院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6-24 阅读:
    

 

楚天都市报讯 武昌理工学院(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经过十余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知名高校。

     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占地1413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设有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音乐与传媒学院、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学院等11个学院,开设60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3000余人;建有包括全塑大型运动场在内的多种体育设施、学术交流中心、俱乐部、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3D影院、师生公寓、食堂、金融服务网点、医院、超市等学习生活服务设施。

     学校现有全职教职员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有730人,其中教授84人、副教授170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

     学校坐落在武汉江夏大道16号,校门口就是宽敞笔直的江夏大道,武咸城际高速铁路在校门口设有车站,与市内地铁轻轨交融互通,与市区紧密相连,直通机场和市内各大火车站、汽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依梅南山麓,临汤逊湖畔,三面环湖,校园内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依山耸立,掩映在青山松柏之中,景色宜人。汤逊湖畔的武昌理工学院与未名湖畔的北大、东湖之滨的武大等共同被网友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美丽校园。

     学校建有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40余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中外报刊1400余种;有各类实验室92个,可开设2726个实验项目;建有16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首创“成功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考研生、考公务员录取率超过16%,大量学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创新创业成功人才大量涌现。学校推行成功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新华社、中新社、新华网、凤凰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在百度等网站中搜索“成功素质教育”,网页达数千万条。

     学校是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实现省级精品课程零突破和拥有省级精品课程最多的高校,现有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两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17门。生物工程是“湖北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并获批成为“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学校生命科学学院被评定为“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是全省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批的高校。

     学校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大批优秀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出版文学著作、获国家专利总数在全省同类高校中遥遥领先;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算量大赛、沙盘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中,获奖数量和等级均领先于同类高校,有的项目连续多年包揽一等奖或第一名;学生连续几年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是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三次获一等奖的高校。“全国三好学生”、“校园作家”、“校园发明家”、“校园书法家”、“创新之星”、“创业之星”、“自强之星”等不断涌现,一大批学生荣获全国和全省优秀学生称号。

     成功素质展示节、校园魅力人物评选活动、大型运动会、社团文化节、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提高学子的人文科学素养发挥积极作用。成功素质展示节已成为武昌理工学院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学子们通过参与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学校近百个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成为学子开展非专业素质拓展和丰富第二课堂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武昌理工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联奖”,“笛箫协会”、“瑜伽协会”及“舞蹈协会”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奖”,“FOD街舞社团”被评为“全国十佳社团”。

     学校始终坚持的“两条高压线”(教师接受学生和家长吃请一票否决、教师在学生成绩上弄虚作假一票否决),“两个不让”(不让一名不合格的教师上讲台、不让一名上讲台的教师误人子弟)、“四反”(反作业抄袭、反成果剽窃、反考试作弊、反不文明行为),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被授予“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湖北诚信建设荣誉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每年都被评为武汉市内保、消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和国外带薪实习开通了直通车,为在校学子搭建通向世界的桥梁,提供更宽广的出路。

     为了资助学生顺利入学,在国家建立健全助学政策与体系的同时,学校构建起“奖、贷、补、助、减、免、缓”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除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外,学校设有“阳光工程”基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学校设有校长奖、创新奖、特长奖等奖项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学校为愿意参加勤工助学的贫困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开办“爱心超市”、提供临时生活救助、资助学生寒假返乡等多种举措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中国独立学院最具竞争力著名品牌”、“十大品牌民办高校”、“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等荣誉。位居《2011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本科榜总排行第六位,成为湖北省唯一一所进入本科榜前20强民办高校。“2012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排行榜”武昌理工学院位居第144位,全国仅两所民办高校上榜。2009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本届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项目,是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性改革试点任务的高校。学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按生源所在地的分数线和批次线择优录取。学生录取后户籍关系可转到学校所在地进行统一管理。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颁发武昌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昌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04/201306/t2610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