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2013年度借书排行榜“出炉”,来自该校商学院物流1201班的李萍萍凭借102本的年度借阅量夺得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她告诉记者,她每周都会去借书,读书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
李萍萍出生于1994年,讲起她读书的故事,她侃侃而谈,“我觉得书的海洋总是有股力量,可以让我从骨子里透出自信。”据介绍,李萍萍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女生,可以因为条件的限制,她并不能总是得到她喜欢看的书。到了大学后,李萍萍觉得自己像是拥有了整个图书馆的书籍,她对阅读的渴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她把时间大量的压缩,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平时只要上完课,她就会抱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李萍萍室友张凡告诉记者,“外国小说、名人传记都是李萍萍喜欢的,其中她最喜欢的还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她看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性,有一次看见她抱着余华的《活着》,看着看着就哭了起来。”
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规定,学生一次只能借5本书。为了让自己能够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李萍萍几乎每星期都会借书。“我读书并不是走马观花,是真的用心在读。每次看书如果看到喜欢的句子,我就会拿本子把它记下来慢慢去回味”,李萍萍说道,“有时候看到精彩的部分,我就会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本,宁愿不吃饭不睡觉,我也会把它看完。”
当谈到李萍萍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时,她告诉记者:“这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平时自己不太爱讲话,但是在书的海洋里,我总能在某部作品中找到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寻找自信的源头,这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李萍萍不仅仅是一名阅读爱好者,还是一名写作高手。据悉,她已经在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共发表文章近20篇。李萍萍告诉记者:“阅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让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室友张凡这样评价“读霸”李萍萍:“她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每天都是我们寝室起得比较早的人,起床就在学习,所以她的学习成绩很好,这次的英语四级她考出了563分的好成绩。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据了解,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一直倡导全校同学“多读书、读好书”,他认为,“读书对一个人的作用是隐性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意味,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坚持必定受益无穷。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读书的黄金时期,这时的阅读对一个人后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该校设立了博学学分,对读书效果进行测评,考试通过后可以获得学分。该校于2010年建成的新图书馆投资1亿多元,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0余万册,中外报刊1400余种,阅览座位4100个,是全国同类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刘明杨杨智伟)
http://news.univs.cn/2014/0304/1018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