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27日消息(通讯员 肖敏 刘婷婷 报道 宋兆旭 摄影)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号召和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倡导,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于7月27日积极参与由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发起的第七届“云支教”乡村教育奖暨全国关森委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生态共生知识教学,为乡村孩子开启自然探索之旅。

课程伊始,志愿服务队队员王怡舟老师围绕“大自然共生的秘密”主题,将复杂的生态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王老师从剖析共生的定义与原理切入,用通俗语言讲解互利共生、寄生共生等类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奇妙关系。王老师展示植物与昆虫协作,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协作的共生场景,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态平衡里物种协作关键意义,理解共生维系自然秩序的重要性。

王老师将人类活动与共生关系关联,通过分析城市化导致的栖息地破坏、物种入侵及环境污染对共生系统的冲击,延伸至具体保护策略,让孩子们理解人类也是自然共生网络的一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态保护意识,播下守护自然的种子,让自然共生的理念在乡村孩子心中扎根。并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类活动对共生关系的影响”,从城市化挑战到环境污染破坏,再到保护共生的策略,培养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此次生态支教,服务队以知识为舟,载着乡村孩子遨游自然共生的奇妙世界,不仅让孩子们对自然生态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让乡村学校的生态教育内容更鲜活具体。在传递生态理念的同时,既搭建起城乡教育互动的桥梁,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生态保护的理解。
志愿服务队队长兰自强表示:“这次云支教的核心是让乡村孩子真正看懂自然、理解生态。从备课到授课,我们反复打磨案例,就是希望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知识。看到有孩子课后说‘以后会好好保护身边的花草’,就知道这份努力有了实际意义。生态保护的意识,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慢慢建立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