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1日消息(通讯员 赵昕欣 报道)为帮助乡村儿童认知职业多样性、播种未来梦想种子,7月11日,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在南漳县九集镇社区中心,面向30余名小学生创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在新时代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的背景下,该活动通过职业自画像创作、多元角色体验与红色精神融合等形式,儿童职业认知单一化困境,引导其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

活动伊始,宣讲员刘展鹏以“我的职业自画像”破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未来梦想。彩色蜡笔下,宇航服、听诊器、法官槌、教鞭、军装等元素跃然纸上。“我想当军人保卫祖国!”10岁的李常煦指着自画像高声说。大屏幕上同步展示着警察、医生、律师、邮递员等职业卡通图标,宣讲员刘展鹏结合“履职受民监督”展板讲解职业责任:“医生守护健康是职责,人大代表倾听民意也是职责——所有工作都在为人民服务!”孩子们将自画像贴满“梦想树”,枝头悬挂的“发光宏伟国”标语熠熠生辉。

在沉浸式体验环节,英语小黑板转动出无限可能。宣讲人利用精心设计的“职业双语小黑板”,引导孩子们进行中英文职业名称趣味匹配。互动中穿插着“履职受民监督”的公共责任教育,宣讲人指着“人大代表”单词强调:“无论是Doctor还是Representative,服务人民都是职业的光荣使命!”在现场的欢声笑语中,职业认知的疆域悄然跨越了语言与文化。

活动高潮落在红色精神浇灌梦想的深度对话,通过视频学习,宣讲人将党史宣讲融入职业启蒙,讲述长征卫生员、抗日根据地教师等红色职业故事。刘展鹏指着一幅“汽车修理工”的职业图像说:“革命年代的小交通员和今天的快递员都在传递希望,只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修车工也能成为大国工匠!”

“就业难本质是供需错配,职业启蒙要从价值观源头破题。”宣讲人刘展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小女孩说‘想当代表帮农民说话’时,红色基因已在新一代心中生根。未来两周‘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将常态化开展此类活动,只有在孩子心里埋下兼具家国情怀与职业理性的种子,方能长出支撑乡村振兴的栋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