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8日消息(通讯员 余宏量 大通社记者 李安玲 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传统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发展,7月5日上午,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第六届知行书苑“擎历史文脉,弘中华美德”志愿服务团从学校出发,前往咸宁市通城县隽水小学,开展为期28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志愿服务将历史文脉与传统美德融入教学实践,既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也助力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认知。
本次支教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多元知识拓展体系备受关注,其中支教团队通过多轮课程试讲打磨教学设计,围绕京剧戏曲、神农尝百草、姓氏文化、二十四节气等核心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其中传统知识覆盖课程的二分之一,着重关注与提升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精心设计五谷作画、京剧脸谱演绎、趣味汉字王国等创意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意思维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韵味与独特魅力。

支教队长潘瑞君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表面走向深层、从符号走向内涵、从书面走向现实。”他要求志愿者以担当精神投身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同时在服务中锤炼本领,为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据了解,培训期间潘瑞君持续引导队员深入研习传统文化,强化文化传播意识,积极与当地学校沟通并开展了丰富的实践调查,助力团队高质量完成支教任务。
记者采访到此次支教队副队长汉语言2302班的闻心语,她表示:“现在网络发达,快餐文化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与观念。此次支教活动我们将带着学院领导的嘱托和期望,用实际行动践行‘擎历史文脉,弘中华美德’的宗旨,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这个暑假更好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