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吃完早餐去教室预习,待会儿老师要提问的”、“布置的课后作业写完没有,明天就要交了”…近日,预习、练习、复习(简称“三习”)成为武昌理工学院学生之间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的发掘学生潜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该校教育教学改革又有创新,新学期大力推行“三习”。
“三习”题主要是指课前预习题、课中练习题、课后复习题,此次教学改革重视“三习题”,对传统大学教学方式进行重大的改变,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众多好评与关注。
该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专门制定了《教师“三习题”的基本要求》,根据专业所在学院的不同又有具体细则。“每门课程的每一个单元至少要布置一次预习题并要认真检查预习效果;每门课程课后练习应不少于1小时;复习题要涵盖已授课的核心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课中要积极提问,师生互动不得低于半小时……”
除此之外,该校还制定了《关于“三习、检验”听课评价的试行办法》:为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立三人随堂听课小组,其组成人员为2名督导、1名该学院代表,深入课堂听课,对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不少于2次。实行学生随堂评教,由听课小组人员在听课结束时,随堂量表测评,三人小组评教占80%(按两次听课的平均值计算),学生评教20%(按两次测评的平均值计算)。各个学院的领导更是深入班级每天不定时进行检查,不仅要看人数到了没有,更要看学生听课状况。
该校管理学讲师贺艳芳对此项改革表示教学压力变大了,她说道:“学校的这个创新很好,使师生互动更频繁学生也更爱听了,上课效率高。相对以往来说,老师教学的压力负担也大了,很多课件都需要修改增补,课后作业也要定时检查批改,一下子忙碌了许多。”
学生们对此项创新大多表示支持,纷纷感慨让学习变得自主充实了许多,不少学生的业余时间都在忙着做作业。商学院会计1303班的同学发表看法:“以往上课有点枯燥,现在增加了互动提问环节,心一下子紧张起来了,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后复习一环扣一环的让学习变得有规律了。”旅游管理1301班龙谢琪同学表示,他们的课相对较少,“三习题”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自我约束的空间,让他们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学习。工程造价1306班学生刘成表示,一开始不太习惯,觉得像小学一样还要进行预习、复习,但时间长了,对于学校的这个新规定也习惯了,感觉对学习还是很有成效的。
该校副校长吴开胜教授表示,要求每一次课,教师必须要布置复习题、预习题和练习题,上课以后要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实际的课堂检验,这两个环节如果抓到位了,那么整个高等教育的学风状况,会得到一个根本的转变,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实际地提升。
该校校长赵作斌教授表示,预习、练习、复习是学习的规律,不可违背,否则就像看电影看电视一样,看到的东西记不住多少。开发内化教学的关键是“三习”,“三习”的关键是课堂检验,否则容易流于形式,要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2010年,武昌理工学院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改革试点任务,是全国民办高校唯一独立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任务的试点单位。该校认为,教的真谛是“开发”,学的真谛是“内化”,教学的真谛是“开发内化”。开发内发教学的本质是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质,将教学内容从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个方面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开发内化教学要排除三种情形:满堂灌的课、学生不参与互动的课和学生不“三习”(预习、练习、复习)的课。(刘明杨 孙文燕)
http://news.univs.cn/2014/0321/1022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