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魅力人物 » 正文
Charm
魅力人物

【优秀志愿者】范杰龙:以志愿之名护航,用热忱之心筑暖

校对:王玉茹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11-21 阅读:

大通社见习记者 尹芯宇 报道

范杰龙,男,共青团员,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法学2403班学生,现任第九期青马班纪检委员、文法学院素助委员会素质导师助理、文法学院教学信息员、法律协会副会长和副班长兼学习委员。在第二十届运动会上,他始终保持服务同学老师的热情,把志愿服务的温度,揉进了运动会的每一个细节里。

在本届校园运动会教职工铅球项目赛场旁,志愿者范杰龙始终坚守岗位,全程为参赛教职工提供服务。赛前协助整理运动装备,妥善保管随身物品,赛后及时递送温水与擦汗巾。其核心职责为“一对一”对接参赛教职工,负责物资交接及赛场保障等工作。这项看似繁杂的任务,充分彰显了他的耐心与责任心。

为了保障教职工轻装上阵,范杰龙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赛前逐一与对接教职工确认参赛时间,准备好温热水,并提前找好距赛场最近的休息区域,为教职工赛后休息提供便利。赛后半段的“集中投掷期”是服务最为繁忙的阶段,十分钟内,范杰龙需同步完成聆听裁判叫号并及时提醒对应教职工、递送物资、核查场地物资储备等多项工作。每场比赛结束后,范杰龙主动协助体育组教师完成铅球归位、休息区座椅整理等收尾工作,直至场地恢复整洁才离开。

志愿服务期间,令范杰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赛教师们暂别教案走上赛场,即便身处寒风之中,仍全力以赴完成投掷动作,这份拼搏精神深深触动了他。此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服务他人所获得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更为真切。教职工们在赛场上展现的热情与谦逊,也让他对责任与坚守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记者采访到范杰龙,他表示:“志愿服务并非形式化流程,而是要提前预判并满足服务对象未明确表达的需求。看到教职工们满意离场的身影,我认为前期的细致筹备与现场的奔波付出均极具价值。铅球投掷的是距离,而我们传递的每一份服务,都是将‘志愿温度’精准传递至服务对象心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