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中南在线10月28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马思琪 报道)近日,第二届高等学校“高校青年教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暨基础医学实验技能专项”赛决赛在桂林医科大学圆满落幕,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教师覃娜、杨希凭借扎实的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从全国73所院校的15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人体解剖学组金奖。
不同于复赛的预设课题,决赛要求参赛团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未知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展示。覃娜、杨希团队紧扣武昌理工学院“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以“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成果转化”构建递进式教学环节,将“结构认知-功能整合-临床应用”三维框架融入现场教学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其创新的教学设计与娴熟的实操展示获得评委一致好评。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团队对教学痛点的精准突破与长期打磨。早在备赛阶段,面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标本稀缺、结构抽象”的普遍难题,尤其是心脏解剖“结构复杂、毗邻精密”的教学重点,团队以武昌理工学院“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课前预学→课中内化→课后创新”的教学闭环,从课程框架设计到教学细节打磨,仅用半个月便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案,最终凭借作品《心—位置、外形和心腔》在复赛中以一等奖的成绩为冲击金奖奠定坚实基础。
“最初是受学院推荐与对解剖课程的热爱,想在比赛中学习提升、挑战自己。”谈及参赛初心覃娜如此说道,从备赛到夺金,教师团队始终紧扣“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核心,将学校特色教学理念深度融入赛事准备的每一个环节。此次夺金,不仅是对团队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标志着武昌理工学院在“成功素质理念”指引下,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面对记者的采访,教师覃娜表示:“我们始终从学生学情与痛点出发设计课程,既要突出学校特色,更要帮助学生内化专业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未来,我将继续怀揣对生命的敬畏与教学的热忱,深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领域,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