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武昌理工学院副校长崔海容教授走进智能建造学院,为学院发展把脉定向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10-22 阅读:

中南在线10月22日消息(记者 周黎 特约通讯员 黄娅军 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精准赋能新兴交叉学院发展,近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学院在401会议室开展学院大会,副校长崔海容教授莅临智能建造学院调研指导,与学院领导班子、学术骨干及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科特色凝练与人才培养模式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会议开始,智能建造学院柳立生院长代表学院对崔海容副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柳院长围绕师资结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全面汇报了学院自成立以来的建设成效、发展特色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柳院长表示,智能建造学院作为学校面向建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战略而设立的新工科学院,正处在攻坚克难、凝练特色的关键阶段,亟需学校在顶层设计和关键环节上给予大力支持。

智能建造学院党委王杰书记随后作了补充发言。书记从党建引领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学院在凝聚师生共识、打造奋斗文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举措与思考。王杰书记表示,学院党委将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认真听取学院汇报后,崔海容副校长对智能建造学院在初创时期展现出的蓬勃朝气与取得的扎实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智能建造学院是引领建筑业深刻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学校布局未来、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支点。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学院必须找准方位,坚定信心,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崔海容副校长为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核心指导意见:

第一,坚持“交叉融合”,凝练不可替代的学科方向。 他强调,智能建造的核心在于“融”,而非“加”。学院必须下大力气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自动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与化学反应。要聚焦“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装备与智能运维”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凝练形成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特色。

第二,紧扣“产业需求”,创新产教协同的育人模式。 崔海容指出,培养能够驾驭未来建筑的复合型卓越工程师是学院的根本任务。他要求,学院要大胆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环节,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的真实场景和前沿项目,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和现代产业学院,确保培养的学生不仅基础理论扎实,更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成为产业争抢的优质资源。

第三,聚焦“有组织科研”,提升服务发展的贡献度。 他期望学院能主动锚定国家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在绿色低碳建筑、建筑工业化与智慧城市管理等方向上集结优势力量,开展有组织的联合科研攻关。要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项目工地上,将成果应用于标准制定中,切实解决行业发展难题,以实实在在的贡献赢得声誉、获得支持。


崔海容副校长就大家关心的资源整合、团队建设、跨学科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回应,并表示学校将认真研究学院提出的诉求,全力支持智能建造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次会议为智能建造学院明确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柳立生院长和王杰书记代表学院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的决策部署,认真梳理、消化吸收崔副校长的指导意见,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作风,奋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为学校建设贡献智能建造的硬核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