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心理魔法进校园,暖暖微光耀童心——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实践侧记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8-09 阅读:

中南在线89日消息(通讯员 李炅虔 报道 方雅彤 肖静 摄影)近日,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屏息凝神,跟随“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的余琴庆老师和丁婷老师感受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青少年心理调试工坊”与“神奇的魔法瓶”这两场精心策划的课程,如春风化雨,将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融入欢声笑语,为乡村少年的心理赋能,掌握情绪沟通的技巧。


“青少年心理调试工坊”直面成长困惑,为牢牢掌握青少年复杂的心理活动,余老师化身“情绪侦探”,引导孩子们识别内心的微妙信号,帮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获得更多的能量。“当你感觉心里像压了小石头,试试用‘情绪温度计’告诉老师!”通过情景剧模拟考试压力,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演练“深呼吸暂停法”。面对人际烦恼,余老师传授“心理急救包”工具,用“我句式”温和表达感受,孩子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练习,教室里不时响起恍然大悟的轻呼:“原来生气时说的话像小刺猬,换个说法就不扎人啦!”


“神奇的魔法瓶”课程则巧妙地将抽象情绪具象化,为使孩子们能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从而掌握在负面情绪下的沟通技巧,丁老师将正念呼吸比喻为“宁静咒语”,孩子们闭眼跟随指导语,学习把纷乱的思绪沉淀瓶底。当孩子们亲手制作“情绪魔法瓶”将象征忧虑的深蓝纸片与代表希望的亮片一同封存,摇晃瓶身便见星河旋舞。课后,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情绪彩虹卡”珍重挂上书包,雀跃宣称要做家里的“情绪小法师”。


“心理工坊”赋予孩子们识别、接纳与管理情绪的工具,提升了情绪认知力与心理韧性,为心灵撑起保护伞;“情绪魔法瓶”则巧妙嫁接化学实验与情绪管理,将抽象的心理调节过程可视化、趣味化,在激发科学探索热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授了“冷静观察-理性调节-积极转化”的情绪管理三部曲。二者如鸟之双翼,并行呵护心灵健康与启迪科学思维,实现“润心”与“启智”的深度融合。

此次活动印证了乡村对心理滋养的深切渴求。“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高子灵总结道:“当孩子学会晃动魔法瓶安抚焦虑,当‘我句式’成为化解冲突的钥匙,心理知识便从书本走进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完成了从‘知’到‘行’的温暖蜕变。”从急救技能到心灵守护,志愿服务始终向着乡村最本真的需求生长。当孩子们挥舞着魔法瓶,将“良好的情绪”带回家中,这份心灵关怀的涟漪,已然在田野乡间悄然扩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