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30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闵璐 报道)“当我在课堂上认真听着短视频策划案例分析时,原本抽象的创作技巧一下子变得具象起来,仿佛看到了无数创意在镜头下逐渐成型。”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专业2402班黄天宇在上完学院精心打造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短视频编辑与制作》后说道,该课程自上线以来已在多个平台同步开设,累计吸引超过1.74万人次选修,覆盖全国247多所高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良好的教学口碑。


这门课绝非空中楼阁,它巧妙融合手机拍摄、剪辑技巧、叙事逻辑训练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前沿技术应用,构建起多学科交叉的创意实践场域。课程团队由5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并配有硕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等专业支持力量,为课程的高质量运行保驾护航。讲师并没有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操作入手,课程负责人王娟教授在讲解镜头语言时会带领同学们分析时下热门短视频的具体剪辑手法,她指出:“一个短短5秒的镜头,如何通过景别变化和转场效果增强叙事张力,是我们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实战要点。”


与此同时,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感知与社会责任,通过创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人文情感与多元文化,注重作品的深度与温度,引导从“作业”走向“作品”,再延伸至“产品”与“商品”的思维路径,课程讲师庾坤表示:“我们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关注社会热点和多元文化,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疫情期间学生自发制作短视频为武汉祈福加油,还有的学生响应时代号召,拍摄“英文讲好非遗故事”视频;这些事迹表明,这门课程更深层次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编辑与制作》并不仅仅只对创意设计学院开放,而是面向全校学生乃至社会、各大高校,运用各大平台搭配丰富的视频教程、讲义、案例库与实践任务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子提供了探索创作平台。“最大的转变,是学会了‘用镜头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甘思彤课后深有感触:“反复琢磨故事线是否清晰、情感是否真挚。”并且课程独创的“开发—内化—创新”三段式教学流程形成高效闭环。

创意设计学院广告专业2401班王志豪说道:“这门课程让我们明白,短视频创作不仅是个人兴趣的表达,更是社会价值的体现,通过这些镜头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时代的温度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