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手把青秧知农事艰,足踏乡土承先辈志——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调研通城县优良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30 阅读:

中南在线7月30日消息(通讯员 付译可 报道)7月28日,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分布在通城县沙堆镇湾船咀村的五名队员,在通城县优良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农田调研活动。队员们走进稻虾共养基地,用脚步感受乡村的发展脉动,用行动践行青年的责任担当。

湾船咀村的水稻凭借“虾稻共育”生态种养模式在当地小有名气,其产出的大米口感软糯,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湾船咀村,星火志愿服务队在村主任陈红梅的带领下,实地了解水稻产业的发展状况。随后,在与农户卢大爷的沟通中,队员们提出想亲身体验插秧,卢大爷欣然应允。


褪去鞋袜,挽起裤脚,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踏入灼热的水田。双脚刚一触地,便深陷泥泞之中,每一次挪动都需耗费极大力气。卢大爷现场示范:“左手握持秧苗,右手分出三两根,垂直插入泥土即可,注意保持间距均匀。”然而队员们初上手时,秧苗不是插得过深,便是埋得太浅,行列更是歪歪扭扭,难以整齐。烈日如炽,灼灼日光炙烤得皮肤隐隐作痛,片刻之间,队员们的额间便渗满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入泥田,与田水相融。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十分关注水稻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实际效果。据悉,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带动湾船咀村周边脱贫户23人,人均收入1.2万元,发放土地流转承租费用40余万元。采用带动一方群众就业增收和“虾稻共育”生态种养模式的先进做法,合作社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虾双赢、生态高效”为宗旨,以实现“稻香、虾肥、人增收”为目标。现今,拥有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可满足早中晚稻的种植收割、小龙虾养殖和油菜种植,这些实地交流让队员们对“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调研结束后,队长陈浃洛感触颇丰说道:“这次农田调研让我收获满满,既看到了乡村在产业发展带动下的新变化,也通过自身实践真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未来,“启元计划”将带着这份调研的温度与思考继续前行,扎根乡村沃土,架起城乡联结的桥梁,组织更多青年走进农田、参与农耕实践,让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实践中传递得更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