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品千年节俗,承文化根脉——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主题课堂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28 阅读:

中南在线7月28日消息(通信员 张秀文 报道)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良传统,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于7月25日在雁塔社区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主题课堂。在图像叙事与口述传统的双重奏里,先人智慧与童真想象相遇,文化传承的奇迹正在悄然发生。


“大家知道为什么过年要贴倒‘福’吗?”主讲老师赵胜博以趣味问答点燃了现场气氛。同学们争相举手,在热烈的互动中开启了春节文化之旅。从洒扫庭除的迎新准备,到红红火火的春联灯笼;从围炉守岁的团圆饭,到饱含期许的压岁钱,每一个细节都流淌着浓浓的年味与温情。这些沿袭千年的年俗,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连缀起世代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向往。


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元宵节以香甜的汤圆和绚丽的花灯著称。赵老师特别介绍了南北汤圆的差异,北方汤圆犹如甜美的“小糖球”,内裹芝麻、豆沙等甜馅;南方汤圆则多为咸香口味,各具特色。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悬挂的艾草清香与龙舟竞渡的鼓点相和,粽叶包裹的不仅是糯米香甜,更是人们对安康生活的殷切期盼;待到中秋月圆,古老的嫦娥传说与现代探月工程在皎洁月光下奇妙交融。


在“月球知识抢答赛”上,同学们踊跃回答关于月相变化、探月工程等问题。随着“诗词飞花令”环节的推进,教室里的气氛愈发热烈。当最后一位同学吟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名句时,赵老师指出,这些优美诗句中描绘的月光,正是月球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如同我们刚才讨论的月相变化,古人虽然不懂天体运行原理,却用诗意记录了月亮的阴晴圆缺。

课后接受采访时,记者采访到小朋友金燕:“我以后过年一定要好好贴春联、包饺子!以前觉得这些就是大人们的事,现在才知道每一个习俗都有故事,我要当‘文化小使者’,讲给弟弟妹妹听!”中华传统节日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镌刻着先民的智慧密码,承载着千年的情感共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