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雏鹰展翅绘童梦,粘土塑形启新篇——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艺启童蒙”美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21 阅读:

中南在线7月21日消息(通讯员 郑泽钧 报道)炎炎夏日,艺术清风拂过校园。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艺启童蒙”美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1日在咸宁市通城县龙门村,为百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粘土创作课程。通过“玩中学、学中创”的美育教学模式,孩子们用双手触摸艺术,用想象力点亮童年,在粘土的揉捏间播种下美的种子。

“老师,我的恐龙会喷火!”“看,我的城堡有彩虹屋顶!”……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围坐桌前,将五颜六色的粘土变成形态各异的作品。课程以“童话王国”为主题,分设动物乐园、梦幻城堡、星空宇宙三大创作区。志愿者们通过示范基础技法,鼓励孩子们突破常规,结合个人兴趣自由创作。一年级学生易子昕举着自己的“粘土玫瑰花”兴奋地说道:“原来泥土可以变成任何东西,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我要给每个老师都做一个当作礼物”

团队负责人尚河心介绍,课程设计融入了“观察-想象-创造-表达”的美育闭环,旨在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色彩感知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搭建童话村”环节中,孩子们分工完成房屋、树木、人物等部件,最终拼合成完整的微缩场景。团队成员王树洋观察到:“有的孩子原本性格内向,但在协作中主动分享想法,粘土成了他们表达自我的桥梁。”

为深化美育内涵,团队特别加入“非遗粘土面塑”体验环节。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捏、搓、揉、刻等传统技法,孩子们尝试用粘土复刻“十二生肖”与“京剧脸谱”。四年级学生陈佳怡的作品《青花瓷瓶》因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色彩,被选为“最佳文化创意奖”。“我想让古代的花纹在粘土上‘活’起来!”她的话引来阵阵掌声。同时,孩子们将作品布置成“童梦艺术展”放在教室的最前方,并写下“希望我的粘土小动物能变成真的!”“我要当粘土艺术家!”等未来期许。校长李华在闭幕式上感慨:“这样的实践课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包容性与创造力。”

课后,“雏鹰圆梦-艺启童蒙”美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长王冠晰表示:“我们看到了当前对美育教育的迫切需求。粘土课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通过艺术疗愈缓解学习压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未来我们将开发更多‘艺术+科技’课程,让美育触手可及。正如团队口号所言:每一双小手,都值得被世界看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