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传习非遗之美,点亮青春艺途”团队开展中国结编织课程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15 阅读:

中南在线7月15日消息(通讯员 郑宇翔 报道)武昌理工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雏鹰圆梦——传习非遗之美,点亮青春艺途”团队于7月15日在孝感市槐荫东李咀社区服务中心,为该社区3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结编织课程。此次活动秉持武昌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通过师生面对面的手把手教学,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温度与智慧。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五彩斑斓的绳线、剪刀等工具,课程伊始,团队成员以生动的故事讲解了中国结的起源与寓意,从“结”与“吉”的谐音关联,到不同结型所承载的团圆、吉祥等美好愿景,让孩子们对这门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师们放弃了依赖电子教程的便捷方式,而是采用纯人工示范的教学模式,从最基础的平结编法开始,一步步耐心演示穿、绕、压、挑等动作要领。

在实操环节,孩子们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绳线跃跃欲试。10岁的李同学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一遍又一遍,直到李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结型,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还兴奋地举起来向旁边的小伙伴展示。面对孩子们因手法不熟练而出现的困惑,团队成员们逐一走到身边,用指尖的引导代替屏幕的指令,亲手纠正缠绕方向,志愿者们用形象的比喻降低学习难度,孩子们则睁大眼睛专注模仿,小手上的绳线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显现出规整的结型。

课程进行中,团队成员还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些关于中国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古代婚礼中,中国结是重要的装饰,象征着永结同心;在传统节日里,人们会挂起中国结,增添喜庆氛围。这些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对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次课程不仅为社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非遗文化的机会,更让孩子们体会到手工创作中独一无二的创造力与情感表达。家长李先生说道:“平时孩子在家总爱玩手机、看电脑,这次参加课程,全程都很投入,还把编好的中国结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说要送给爷爷奶奶,真的很让人欣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