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9日消息(通讯员 陈健伟 报道)为提高小朋友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教育带入乡村。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实践团于7月9日在九集镇综合文化站为当地孩子们开展了以“奇妙思想实验室”为主题的科学课堂,增强学生的科学兴趣。

课堂伊始,“彩虹投影”实验首先吸引了孩子们。授课老师陈健伟用手电筒光束穿过装有水的容器和镜子,一道七彩光带瞬间投射在墙上,引来一片惊叹。授课老师陈健伟解释道,“不同颜色的光,在水中‘跑’的速度不一样,就被分开了,这叫‘光的色散’。”这个实验将抽象的光学原理变得直观,让孩子们明白彩虹的形成离不开阳光和水滴。“变色的火山熔岩”实验则把厨房变成了地质实验室。陈老师解释道:“泡腾片遇到水,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模拟了火山喷发。色素的变化让我们的‘火山’可以‘变色’。” 常见的食用油、色素和泡腾片,组合起来生动模拟了地质运动。

压轴实验是“萤火流星雨”。当磨碎的维生素B2粉末加入水中,水杯里缓缓浮现出许多闪烁的亮蓝色光点,如同夜空中的微型流星雨。孩子们被这景象吸引。“看,维生素B2在水中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陈老师引导观察,“这些能量让维生素B2发出荧光,就像点亮了小灯笼。” 这个实验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释放,呈现了荧光现象。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踊跃分享身边发现:“削皮的苹果变褐色,是苹果里的东西和空气反应(氧化)了!”“饺子煮熟浮起来,是因为水的浮力大于饺子的重力!”授课老师陈健伟老师总结道:“科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身边许多奥秘的大门。彩虹、火山,甚至苹果变色,都藏着科学道理。希望大家永远保持这份好奇心,做生活中的小小科学家!”

最后,记者采访到李一鸣,他表示:“我们就是想用最易得的材料,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科学的‘温度’。看到他们眼睛发亮、抢着回答问题,甚至能联系生活现象,让他们知道科学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