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通社记者薛继楚
张颢哲,男,本科,人工智能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1701班学生,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校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大学期间坚持无偿捐献成分血多次,2019年申请专利一项。荣获“2019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特等奖一项,“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9“蓝桥杯”湖北省三等奖;2018年带领团队制作的“自动跟随运载机”在第九届成功素质展示节中荣获二等奖,获2018年卓越学子。2018-2019学年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全国软件行业人才中级认证。2019年,荣获“中国电信奖学金”,被评为湖北省2019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
克服种种磨难,诠释自强不息
张颢哲在2020年8月25日,被湖北省2019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同时他将被团省委同时推荐至团中央参加“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他在我校大学生中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诠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扬。在他心理始终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张翰哲心中的自强不息始终指引着他披荆斩棘,走上更高的山巅。
张翰哲在习近平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指引下,努力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张颢哲众望所归荣获“中国电信奖学金”。他表示:“十分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同时也十分感谢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他不仅在活动结束的空闲时间里参加各类活动,而且丝毫不懈怠学业,希望在最后一年里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句号。
驰援共担风雨,凝血筑起爱心
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张颢哲就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街道桥机社区青年志愿者的一员。他每天早上到社区帮助物业分配居民在武商团购的菜和所需生活用品,到了下午则需要打电话核实居民身体健康情况,并时刻观察是否有私自外出、不戴口罩的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张翰哲会耐心地和小部分不理解的人进行沟通,在社区中的因为疫情没有发低保的居民,他也会多去帮助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颢哲朴实真诚的心,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为什么要来驰援。他表示:“在疫情期间身为武汉的居民,一定要为社会出一份力,共担风雨。”也正是因为有像张颢哲一样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的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存在,才使得这支“抗疫战队”无限壮大。
张翰哲具有的担当精神引领着他。自2017年至今,张颢哲无偿捐献成分血共计17次,16次于血液中心献成分血,1次于校内的无偿献血车献全血。他为了保证献血的质量,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每天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张翰哲时常想起童年,母亲在周末的时候前往血液中心坚持无偿献血,母亲一如既往的献血深深的影响着他,长大后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在张颢哲看来,献血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收到血液中心发来的消息,告知他的血液被有需要的患者使用,他都会很开心。他充满豪情地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献给祖国最有需要的地方。无偿献血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也能让我为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作为新青年,我要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在筑梦路途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业功成名遂,竞赛锦上添花
在校期间,在保证学业优异的情况下张颢哲加入学生组织,学生会、机器人协会、党校。他清晰的知道: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断锻炼自己能力的地方,学生会繁琐的工作考验了他的细心、耐心,大二时他成功竞选为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并获得了“五四优秀团员”称号,大三时他任职院团委学生会主席。他坦言:“刚入校,我曾感到茫然和恐惧,但我重整旗鼓,摆正心态,重新给自己的校园生活制定一份新计划。”虽然在起点上落后于他人,但他坚信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挑战自我,向前行进。他的同学张鹏说道:“他学习认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将课堂学习知识付诸实践。他做事执行力较强,能灵活运用知识,他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张翰哲利用课余时间会参加机械竞赛,在武昌理工学院第九届成功素质展示节中,他发明的“自动跟随运载机”荣获了二等奖。他会吸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做出其他许多的小作品,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并把发散性思维投入到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之中去。
“机器人昨天明明可以正常运作,但今天却出现问题。”这是实验时常有的情况。在调试机器人的时候,张颢哲不断尝试,最终机器人变得稳定。在机器人协会期间,他刻苦钻研,参与各种机器人协会的活动。张颢哲是一个永不放弃的人,虽然在发明机器人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他攻坚克难,成功让手中的机器人“活“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