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荆楚网:武汉一三本高校学生年发论文8篇 被称科研达人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4-11 阅读:

    荆楚网消息(记者彭烨炜 通讯员刘明杨、王刚 实习生陈晓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武昌理工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戈祥在一年时间里成功发表8篇论文,为写论文,常常十几个小时笔耕不辍,被师生称为“科研达人”。



  走进科研,源于“偶然”

  2011年9月,学校选修课又开始选了,短短的半天时间,大多数选修课已经被选完,只剩下《论文写作基础课》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晚了的戈祥就选了前者,这是他正式开始接触论文写作。

  在论文写作杨尧忠教授悉心指导下,戈祥开始撰写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经过他和杨教授的精心修改和写作,历时近半年的创作,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达之镇能否建成镇级市?》终于成稿,他心里也开始庆幸这次的“歪打正着”。

  多次投稿石沉大海 坚持不懈连发8篇

  2011年底,戈祥开始将自己写成的论文投稿,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顺利,多次投稿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看着自己半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他一度想放弃。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杨教授的电话,杨教授说他的论文《发达之镇能否建成镇级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城乡建设》采用,而且还将有稿费寄来。听到这个消息,他惊喜万分,半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又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今日湖北》、《北方经济》、《企业与金融》等期刊连续发表论文7篇。刚开始自己出版面费,后来不但不要版面费,期刊还会给予他稿费。他也因为在科研创作方面的特长被师生称为“科研达人”,在校园小有名气。


  “科研达人”谈创作经验

  “我最近在写‘企业并购’系列主题的论文,已经收到了相关期刊的用稿通知。”戈祥告诉记者,他现在仍然在不断地写稿,平均一两个月就会有一篇稿子写成发表。他说,创作需要灵感,有时候为了写论文,自己会连续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创作,直到把初稿写成。“有几个周末,我都是早上七八点起来,一直写到了晚上11点寝室熄灯,除了吃个简单的便饭都是在写作,写论文需要一气呵成的感觉。”

  谈及写作的感受及对其他论文写作爱好者的建议时,戈祥说:“第一,论文写作要逐渐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新鲜事物的捕捉能力;第二,要有怀疑精神,不能过分迷信专家,可以对专家的观点客观的进行批判,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或对专家的观点进行完善与创新;第三,发论文时候可以有点小技巧,对于第一次发表论文者,可以选一些一般的期刊,那样被采用的几率会大一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告诉记者,自己经常浏览人大经济论坛、中国经济科研网、中央政府官网等网站,吸纳最新时事政治消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也建议其他论文爱好者平时要多关注新鲜事物及时事新闻,这样科研写作才会不断有新点子、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