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中国青年网:全国高校优秀社团--武昌理工学院笛箫协会纪实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3-04-24 阅读:

近日,中国高校社团网主办的"2011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武昌理工学院笛箫协会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文艺类社团特别奖"。此次评选活动采用网络报名的形式,全国两百余所高校近千个学生社团报名参加,该校笛箫协会是怎样从中脱颖而出的?

零学费,零基础,用心育学员

武昌理工学院笛箫协会成立于2004326日,是由竹笛、箫、葫芦丝、巴乌、埙等民族乐器演奏爱好者组成的文艺性学生组织。该协会以推广民族音乐为己任,以弘扬中华民族清韵文化为宗旨国,坚持"会员是根,会员是本"的原则,成立以来深受学生欢迎。

"零学费,零基础",每年招新时,都有百余名新生前来报名,同时一些爱好乐器的老生们也慕名前来加入。招新结束后,他们举办内部迎新晚会,老会员们将所学的成果展示出来。之后,协会将新会员进行分组,由优秀的老会员进行培训,专业指导教师授课,用心指导成员,培养优秀成员。

平常,学员们也很刻苦,每周一至周四下午540-630,新老会员们集中在"光明顶"以及艺术学院后面的亭子里练习相应的曲目。"有时候,一练习就是一个下午",会员李欢(化名)告诉记者。到了年末,新会员就开展晚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笛箫协会里,我收获了很多,胆子变大了,交际面变广了,自信了不少,组织策划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谈到笛箫协会,08级英语专业学生李李琼说道。

很活跃,很震撼,足迹遍校园

在哪里可以听到笛箫协会的消息?走在武昌理工学院校园里,悠扬而悦耳的笛声所在之处,便有笛箫协会的人员存在。除了平常团体训练时间外,协会里的许多成员还会自己抽出相应的时间练习相应的曲目,寝室楼栋里、操场上、空旷的场地,往往都有他们的身影以及乐器的声响。

"协会进社团进班级",这是笛箫协会的一项特色活动,他们参与到各个学院的社团组织甚至班级的活动里,各个学院的新老生交流会、社团交流会、学校的晚会上,都有着笛箫人员的身影。迄今,笛箫协会已在校内成功举办了十多场大型且有影响力的活动,受邀参加校内外近百场交流、讲座、公益演出等活动,并在活动上展示相应的节目。

2009年,笛协五周年庆典,百余名笛箫人在成功广场上合奏笛子,吸引了校园师生的同时,也震撼了大家。笛箫协会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他们立场成为一支有影响力的民族艺术力量凭借自身影响力,在校连续多次获"优秀学生社团"称号,09年荣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他们还与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十多所武汉高校的笛箫协会联合创办了"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

爱学习,爱探讨,推广民族风

为了加强该协会的文化底蕴,普及民族乐器、乐理方面的知识,笛箫协会曾找京剧老师学习京剧,还曾去各地采风。同时也在指导老师王武、姚绍营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应的乐理知识。

20117月,笛箫协会成员王先飞组织了一个关于民族文化现状与发展的探究实践活动,带领协会成员到武汉及周边地区了解民族文化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为民族文化发展探究可行方案。他们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公益演出给社会带去民族文化色彩,陶冶社会情操,受到广泛好评。"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华夏文明,民族文化有必要得到传承,尤其是青少年必须明白这点"王先飞说道。

笛箫协会负责人肖婧洁表示:"在学一种乐器,一项技能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推广民族风,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她告诉记者,五月份笛箫协会将会开展"民族风情"系列活动,届时会邀请各高校的爱好者前来观赏,交流。她说,该活动旨在向同学们展示民族乐器的魅力的同时,也让大家明白在这个追求新潮成风的社会里,民族文化,民族乐器仍然能独秀一枝,丰富大家的大学生活,把民族文化传递下去。(武昌理工学院 许玲娜、张思雨、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