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黎、闵璐 报道 何硕 摄影
“高考的分数只能代表你的过去,绝不能定义你的未来!”9月22日,在武昌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赵作斌教授为全体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赵作斌校长强调,大学是人生新的起跑线,真正决定未来的不是过去的成绩,而是大学阶段的努力与突破。他列举了包括年薪201万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张霁、执掌年营业额300亿企业的北京自如公司董事长周艺君、考入北大攻读博士的祝海川及“荆楚楷模”熊博文在内的一批杰出校友范例,并介绍近年来学校近10%毕业生考取国内外名校研究生、多名学子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奖的情况,激励新生们在武昌理工学院这片沃土上,通过不懈努力,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杂音,赵作斌校长明确指出:“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不读书,将来必定无用’!”他提到,我们正处在一个人机协同、智能驱动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重塑整个世界。面对国务院“AI+”行动计划和2035年我国全面智能化的前景,他提醒学生,“唯有掌握AI技术、善于运用智能工具的人,才能抢占未来先机”。
关于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赵作斌校长提出明确建议:“我希望同学们每天在寝室的时间不要超过10个小时。”他基于长期办学经验指出,“寝室温床易消磨意志,成为虚度光阴的舒适区”,许多学生的挫折与失败正是从沉迷网络、脱离集体开始。他呼吁同学们主动走出寝室,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只有勇敢走出舒适区,才能谱写人生的无限可能”。
最后,赵作斌校长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立大志,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二要明大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德载物;三要成大才,珍惜时光,掌握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栋梁之材。“在武昌理工学院这个‘追求卓越’的大熔炉里,只要你们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淬炼成钢,锻造出一个不可替代、光芒万丈的自己!”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大一新生万嘉在听完校长演讲后表示:“校长的讲话既全面又深刻,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会牢记嘱托,主动走出舒适区,努力钻研、敢于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学校‘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
校长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美丽的汤逊湖畔、梅南山下隆重集会,共同见证武昌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这一重要时刻。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欢迎你们加入武昌理工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从这里扬帆起航,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同时,也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站在这个人生新起点上,我要郑重地告诉大家:高考的分数只能代表你的过去,绝不能定义你的未来!人生的跑道很长,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终点。在我们武昌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大批的杰出校友。比如有年薪201万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张霁;有执掌年营业额300亿企业的北京自如公司的董事长周艺君;有以不懈的学术追求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并荣获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的青年学者祝海川;还有跳河勇救落水女子获评“荆楚楷模”的熊博文等等。正是在武昌理工这片沃土上,他们通过不懈努力,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除了这些优秀校友,近几年来,我校有近10%的毕业生成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其中不乏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的优秀学子;还有大批学生通过激烈竞争,进入国家及地方公务员队伍,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更有多名学子在校期间就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毕业后成功创办企业,成为行业新锐。武昌理工学院就是你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新起点,是你们成就精彩人生的新舞台。你们的未来,同样充满无限可能!
同学们,大学学习与中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你们必须尽快实现从被动接受的“应试学习”转向主动探索的“研究式学习”,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根本性转变。最重要的是,要牢记我们的培养目标: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通适素质和突出的创新素质。我校坚持“开发·内化·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学校为每位同学配备了专业导师和素质导师,他们将帮助你们科学规划学业、职业和人生发展,明确奋斗目标。我们鼓励同学们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读书无用论”的杂音,今天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不读书,将来必定无用”!我们正处在一个人机协同、智能驱动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重塑整个世界。国务院“AI+”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率将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化社会。到那时,约70%的低效重复性劳动将被AI取代。那些指望靠机械劳动安身立命的人,正在被时代淘汰。在这个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唯有掌握AI技术、善于运用智能工具的人,才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同学们不仅要刻苦学习AI技术本身,更要主动拓展与AI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将智能思维与专业能力深度融合。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缺乏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主动驾驭技术,就只会沦为技术的附庸。唯有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人,才能站稳脚跟。请牢记:以读书涵养底蕴,以学习拥抱变化,以创新勇立潮头。只有在大学期间掌握真正的创造力,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培养突出的创新素质,今后才能有所作为。
知道了为什么学习和怎么学习,接下来我要对同学们提一个具体要求:我希望同学们每天在寝室的时间不要超过十个小时。长期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寝室的温床很容易消磨意志,成为虚度光阴的舒适区。许多学生的挫折与失败,往往就是从沉迷网络、脱离集体开始的。大家要主动走出寝室,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要走进课堂,坐在前排,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要走进图书馆,博览群书,与先贤对话;要走进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亲手操作,提升实践能力;要走进体育场,锻炼身体,锤炼意志;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只有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才能谱写人生的无限可能。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你们成长成才创造了宝贵机遇。希望你们牢记时代使命,勇担历史重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此,我要对你们提出几点希望:第一,要立大志,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成功学将人分为有目标的人和无目标的人,只有有目标的人才能成功;第二,要明大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高尚品格,厚德才能载物;第三,要成大才,珍惜时光,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学校将全力为你们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的教师将恪尽职守,潜心育人,做你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同学们,大学生活已经拉开帷幕。在武昌理工学院这个“追求卓越”的大熔炉里,只要你们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淬炼成钢,锻造出一个不可替代、光芒万丈的自己,开创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辉煌业绩!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武昌理工学院度过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学有所成,梦想成真!祝愿你们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各位老师工作顺遂,桃李芬芳!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祝琳 刘明杨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448496570871223542&item_id=1344849657087122354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