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10月16日消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马博 报道)10月13日下午,武昌理工学院首届“卓越中国”思政金课大赛总结表彰大会在人工智能学院513教室成功举行。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晓辉,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敏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获奖学生参加大会。大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博老师主持。
会上,马博老师宣读了大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名单。据悉,大赛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110件,涵盖“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以及手绘地图三大类别。经校外专家匿名评审,评选出“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手绘地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
彭贤则校长助理、曾晓辉副院长、郭敏副院长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及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合影留念。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彭贤则校长助理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颁奖

彭贤则校长助理为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奖

曾晓辉副院长为获得二等奖的学生颁奖

曾晓辉副院长为获得二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奖

郭敏副院长为获得三等奖的学生颁奖

郭敏副院长为获得三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奖
护理学2401班刘冰溪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团队创作《尺牍载家风・简墨润中华》的历程。她提到,在岳晓红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围绕“家庭美德”主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梦县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反复打磨作品,最终荣获一等奖。她表示,通过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脚本创作,不仅深化了对思政课所学理论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时代担当。

获奖学生代表刘冰溪发言
获奖教师代表岳晓红在发言中回顾了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赞扬同学们“以奋斗为桨、创新为帆”,将宏大思政主题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青春表达。她强调,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塑造与灵魂的唤醒。她呼吁全体教师继续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思政课从课堂走向实践,从理论走向生活。

获奖教师代表岳晓红发言
校长助理彭贤则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并对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踊跃参与表示感谢。他指出,同学们用行动证明,青春在信仰的引领下能够创造无限可能。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将继续拓展其广度与深度,推动思政课堂从书本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实践,引导青年学子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讲话
据了解,“卓越中国”思政金课大赛是武昌理工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旨在为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参赛作品紧扣“新时代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等时代命题,以青年视角将理论所学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实践表达,充分展现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时代气息。
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以信仰之光点亮青春之路,以实践之力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