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陈晓薇 甘甜) 经过将近两周的比赛,昨日,本报第三届“中国电信天翼杯”大学生营销大赛复赛结束,来自16所高校的33支队伍晋级决赛。复赛采取实战营销方式,以销售总额决定本次环节的最终成绩,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吻火队”销售额最高。
本次比赛指定的销售产品为中国电信提供的手机产品。复赛中销售额最高的是湖北工业大学的“吻火队”,共售出16部手机,销售额为8944元。排名第二的是武昌理工学院的“青春战队”,紧跟其后的也是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腾跃队”。武昌工学院直销团队“劈波斩浪队”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90后农民工队”并列第四。
从明日起,不同高校的团队之间将展开最终的角逐。决赛时间为11月1日至11月10日,仍是实战销售,销售产品为中国电信的手机、宽带业务和流量包业务,决赛销售额占总成绩的一半。11月底将进行各决赛团队的成果展示,获奖团队由本报、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以及高校代表进行颁奖。
特写
厚脸皮“吻火队”
一天半卖出
16部手机
初赛过后,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吻火队”就有两名队员退出了队伍,小队只剩下四个人。并且,所有人学的专业都与营销完全不沾边,黄梦丹作为队长表示“很有压力”。可就是这样不占优势的团队,一天半的时间卖出了16部手机。
这次营销卖手机是所有队员第一次卖东西,梦丹印象最深的是卖出的第一部手机,最开始敲开了一个寝室的门,进门后才知道里面是大二的学姐,刚介绍完情况,学姐就表现出鄙视的神情,梦丹很受打击。一番内心挣扎后,才鼓起勇气换了一间寝室,这一次,有人有想购买的欲望,但非常犹豫。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梦丹帮她出了很多主意,做了很多事情,终于打动了那个女生,成功卖出了第一部手机。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梦丹大受鼓舞,白天就拉着队员在学校食堂和人多的地方转悠,见人就宣传自己的产品,晚上就在宿舍楼挨个寝室敲门推销。几天下来,三个原本很腼腆的男生,脸皮变厚了很多。
梦丹说队名叫“吻火”,灵感来自徐志摩说过的一句话“Kiss Fire,象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整个队伍能够在比赛中积极勇敢地拼搏。
务实肯干的“90后农民工”
熬夜三天
做出策划案
从高中就打工挣零花钱的大一新生郑艺,在听说了营销大赛后拉着几个同学就报了名,可比赛还没开始,六个人有四个人打退堂鼓退出了。
尽管只有两个人,郑艺也没有放弃比赛,不会做营销方案就找市场营销的学长借专业书研究,不懂手机相关知识就找电信专业的同学帮忙整理手机参数。在独自熬了三天夜后,终于做出了一份营销方案。
进入复赛后,郑艺又找来其他专业的两个同学,一起加入团队摆摊卖手机。天公不作美,三天时间就有两天在下大雨,实际摆摊时间只有一天半。为了吸引注意力,郑艺穿上了cosplay的服装,和队友一起见人就往上扑,只要有人愿意理睬,就会想各种办法说服别人。
摆摊的两天一直在下大雨,但同队的队员仍没有丝毫抱怨。她说,“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合作,一群人想做好就需要大家相互协作。”
说起团队名“90后农民工”,郑艺特别自豪,她解释“虽然我们是90后大学生,但我们有农民工一样的务实精神。”
“武大西门”理工生
去年得亚军
今年目标是冠军
武汉大学“武大西门”团队的五名队员全部是理工科的学生,副队长章曦去年也参加了营销大赛,并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今年,她组织同社团的其余四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比赛,去年得了亚军,她说今年一定会吸取去年的教训,力争拿到第一。
虽然有一些经验,但团队在复赛中成绩却并不理想。在推销手机的过程中被学生宿舍的楼管大爷盯上,只要他们去宿舍楼推销就被大爷赶走,大爷还特意在宿舍门口贴上“推销就是诈骗”,让队员们特别尴尬。
章曦说,以前在家都被娇惯,从来不知道赚钱是这么困难的事,要推销出去产品,不仅要有体力,还要有营销方法,“以后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虽然进入了决赛,但“武大西门”团队一周内只有队长施燚卖出了一部手机。施燚笑说,“还有很多同学有意愿,是潜在客户,我们要在决赛再把产品卖给他们,这样就有更大的机会拿到冠军。”
作者:张瑜琨 陈晓薇 甘甜来源长江商报)
http://roll.sohu.com/20121101/n3563593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