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跟电视报道中的志愿者一模一样。”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一位淳朴的农民面对支教大学生激动地说。近日,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二十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支教,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行为处事广受当地居民好评。面对学生及家长送来的西瓜、蔬菜等等,都被大学生志愿者婉拒,因为他们制定了规定:不收群众一针一线。
7月中旬,武昌理工学院二十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咸宁,在通山县洪港镇洪港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暑期辅导,共招收了近130名小学生,开设除了语数外等常规课程外,还特意开设了国学、手工、手语、舞蹈、书法、美术等特色特长课程。
课上,大学生志愿者们打破传统呆板教学方法,积极创新,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耐心为学生解答疑难困惑;课下,大学生与小学生们打成一片,一起拼球技、看电影、折纸、吃早餐、晨练……在这近一个月的支教时间里,志愿者与小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志愿者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平易近人、上课风趣……其良好的形象深入人心,并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好评。
“我家的孩子特别喜欢你们,每次放学回家都高兴地讲上课学到的东西。”通过了解,众多家长都反应自己的孩子十分喜爱大学生老师,经常跟父母汇报在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当地居民为表感谢纷纷送水、西瓜、蔬菜等等,但是均被志愿者婉拒。更是有学生家长家住离洪港小学较远,在中午日头最毒的时候雇车运来两箱矿泉水,并亲自扛到了办公室门口,志愿者们大受感动,但还是坚决拒绝,并花费半小时把两箱水合力送回了居民家中。
“你们真是太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还不喊苦喊累!”、“我的孩子天天回家跟我说你们的好!”、“你们不收一分钱,反而还会花很多心思为孩子们准备小礼品作为奖励,哪有这样好的人哟”、“听张丽君的妈妈说你们家访进门后连水都不肯喝一口,说是纪律”、“以前一直觉得电视上的东西都是夸大了,可是今天我亲眼看到了,你们跟电视中报道的志愿者就一模一样的嘛”、“希望你们以后年年来”…… 在志愿者家访过程中,所有家长对他们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志愿者不仅不收群众一针一线,而且还主动奉献爱心。在前来支教时,他们购买了近300册图书捐赠给当地小学。洪港小学四年级的王丽君同学意外摔伤脚骨,支教老师们发动学生为她折叠了100只爱心、千纸鹤,上面写满了祝福,让王丽君及家里深受感动。五年级的贾姗姗生病了,支教老师自学医疗知识细心照顾,为她买来药物……
“在大多数人眼里,觉得我们是一直在付出的一方,但是其实我们的收获也很多,快乐、信任、被依赖、赞扬等等。”武昌理工学院的志愿者梁倩表示,“当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好’及当地居民的赞扬时,便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支教团队负责人李力告诉记者,“支教也要有纪律,我们之中有不少是党员,现在全国在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支教展现党员的风采”。
http://news.univs.cn/2013/0808/9833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