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长江网:武汉16名大学生徒步100余公里抵黄石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4-06-18 阅读:

(长江网i新闻记者 刘明杨 张献月)为了磨练意志,挑战自我,613-15日,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雏鹰班1690后大学生,从学校出发,背包负重徒步100余公里顺利到达目的地黄石市东方山。记者了解到,16名大学生都是大一学生,其中12名学生都是女生,整个徒步活动持续近60小时,616日她们顺利返回学校。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团委官方微博以#徒步60小时#的微博话题全程直播了该活动,截止记者发稿,阅读量已达7.1万次,引发网友热议。

  节省费用  她们选择蜗居过夜

  13日下午3时多,16名大学生在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喻俊等带领下,举着队旗,一线排开,浩浩荡荡,从学校大门口出发,先后经过江夏大道、关山大道、316国道等路段,徒步约25公里到达洪山区花山镇。为保障学生安全,活动另外安排了2个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带队徒步,2个高年级的学生干部骑自行车做路勤保障。

  到达花山镇已近晚上23时许了,她们在附近公路边的餐馆按照10个人(含5名随行工作人员)享用3盆菜,1小碗花生米的“标准”吃上了徒步路上的第一餐饭。草草的吃完晚饭,已经是凌晨12时许,大家刚刚找到住处便围坐在一起开团队会议,总结今天的徒步情况,布置明天的徒步工作。大家普遍表示“累!但痛并快乐着”。随后,徒步队员、工作人员、带队老师共21人按照男女各一间10余平大床房的标准,安排了住宿。当晚,9个男生将大床房的床垫和床板拆分,5人将被子垫在床板上睡觉,4人将床垫搬到地上睡觉;由于房间小,女生多,12个女生在参照男生的办法将床垫和床板拆分安排人睡觉后,尚余2人没有床可以睡觉,只得1人睡凳子,1人睡床边过道地板,度过一夜。只到凌晨120许,一行21人蜗居在两个房间里安静的睡下了。

对于这夜的经历,选择睡凳子的女队员倪文说,走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我想在床上睡觉会是大家都会去做的选择,但床又是有限的,总有人要睡凳子、睡地板才能度过这一夜,我只是做了其中一个选择而已。队员朱雅婷在徒步日志中写道:“会开完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到不到20平米的房间内要住下10几个人,我们决定将床分离横着睡下,睡在五个人中间的我,手却不知何放,要不就是双手朝上要不就是双手朝下。但是就算这样,我们还是沉沉睡了过去,因为我们知道明天还要继续。”

  节省时间  她们选择挨饿暴走

  14550许,为了确保次日能按时抵达目的地黄石,16名大学生早早便起身从洪山区花山镇出发继续前行。清早还下起了下雨,她们全然不顾,这一天途径316国道、沿江大道、南浦路等路段,她们历时15.5个小时挨饿暴走51公里路程,成功到达鄂州市鄂城区落脚休息。这一路,陆续开始有队员出现腿部肿胀、脚磨破皮、脚底起泡等问题,学员周波同因旧伤复发,经批准后离队返回学校。其他学生依旧选择坚持前行,一路上大家互相勉励,不到目的不罢休。

  “一早上我们不停的赶路,因为我们知道每天不完成公里任务,我们活动便会半路夭折,一切都会成为徒劳,从早上5点到下午1点我们中途只休息了10-15分钟,一早上我们走了近7个小时。”队员朱雅婷在徒步日志里这样回忆道。据了解,午休时,在一间不足8平米的房间里,大家横七竖八的就桌就地而息!已顾不得干净不干净,形象不形象。休息总是短暂的,十几分钟后,大家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顶着骄阳继续向目的地前行!

  队员周鹏飞用日志记录着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为了赶路,我们只能没完没了地走,我的脚打了泡,脚肿的跟馒头似得,脚的浮肿直接导致腿和手的肿。凌晨时分我们还在赶路,我掉了队,走在夜深人静的异城路上,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委屈,再加上身残志也残,最后实在受不了,我哭了出来……任眼泪流过,我还是继续赶路……”。

  团队协作  她们选择相互帮助

  15日早上,16名大学从鄂州市鄂城区出发直奔目的地黄石。这一天他们途径寿昌大道、吴都大道、316国道、张之洞大道、316国道等路段,历时9.5个小时徒步30余公里路程成功到达目的地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最后一天的徒步行程,让队员们更加团结,更加懂得珍惜对方,更加清楚团队的重要性。

  队员刘思琦在日志中这样写道:“脚上的泡越已经由一个变两个,两个变三个了,钻心的疼。团队精神很可贵,很多还有力气的男生就主动帮女生背书包,拉着或推着女生往前走,刘青云同学就是的,他后来数了数,身上总共背了8个包,把我们都吓到了。”

  “距离我们的休息的宾馆还有差不多三四公里的路程,女生们都差不多走不动了,男生还勉强的可以坚持下去,所以我们男生这时就主动的帮女生背包包,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们一起手挽手的互相扶着往前走……”队员张帆在他的徒步日志中这样记录着。他说: “脸上的汗不停的流,最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的脚差不多都已经不是我们脚了,因为我们脚底水泡不停的在长大,脚后跟不停地在流血,用了创口贴也没用,走不到几步创口贴就掉了,然后汗水就流到伤口上,脚都疼得都不能正常的走路了,我们这时就互相的鼓励着,搀扶着不停的往前走,没有一个人落单。”

   “满路的灰尘、不平坦的路,又是感冒又是鼻炎的我有了一种想要放弃的念想但是我决定还是继续走下去,到了下午5点的时候,好朋友周雅兰因受伤上了回武汉的车,她不停的询问我走还是不走,我知道她也很纠结,她的离开更是打击我坚持的决心了。在晚上7点的时候,传来周雅兰在回去的瞬间又决定留了下来。看到她的归来我突然上前给了一个拥抱,我知道她已经战胜了自己。这是队员朱雅婷在徒步日志里记录的一段鼓励队友的举动和勉励自己的话。据了解,学员周雅兰在徒步近60公里后,因体力不支欲回学校调养,但是在登上回武汉车的那一刹那,她突然叫停了车,毅然决定归队与其他队员一起继续前行!誓言:不达目的不罢休!

  队员王婷婷在徒步日志中这样写道:“因为鞋子的原因,第二天的我在行走还没有两个小时的时候,脚已经疼得走不动路,我逐渐的从队伍中脱离了出来,被甩在后面,我每一步的前行都是无比痛苦,那时的我很是崩溃,可是我的小伙伴并没有丢下我,他们有的帮我减重,将我的书包拿去背,有的停下来等我,拉着我一起慢慢前行,也不怕被前方落下很远,有的陪我去看脚,并让我坐在自行车上推着我走,那时的我感觉到了团队的温暖,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跟上了队伍。”

  锻炼意志  她们选择挑战自我

   “在乡间小路走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的脚实在是走不了,到后来一直都是硬靠意念坚持着,心里不停想着‘我就不信我走不到’,死撑到了宾馆。”队员倪文这样记录着她凭借着自己的意念坚持走到最后。

  “我已经不行的被甩在队伍的最后面,杜学长拖着我前行,身心疲惫的我问‘难道喻老师的脚没泡吗?为什么他走得那么快?’杜学长回答我说有,只是他必须走在前方。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深深触动我的心。来这里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是来吃苦,我现在在这矫情算个什么事,脚上打泡怎么了,腿筋拉伤怎么了,走在我前方的人,哪一个不是负伤前行,为什么我就要走在最后面?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突然我一下加快步伐,捏着拳头,指甲深深插进肉里只为了分散自己脚下的注意力,机械般地摆动着手脚前行,超过了一个、两个、三个……”队员朱雅婷在日志中回忆着。

  队员朱雅婷在日志最后总结道:“有的时候意志力其实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在这个路途当中你会坚持不住,你会忍不下去,这个时候更是要告诉自己再忍忍、再忍忍,其实在你不知不觉当中你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我想忍耐和坚持是我这两天最大的收获。在这几天中我深切体会到队友的帮助,自己的毅力是有多少重要。有时并不是做不到,只是自己没有把自己逼上绝路。也许我也可以不必这么拼命,但是我不想违背我当初的诺言。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做法,以为我疯了,但是我们人生就只有一次,不多去体验,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等到年老无牙的时候你拿什么去回味过去?我不后悔,虽然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快成了‘残废’。但是我只想说:我这一生有你们没有的经验,这一生我很知足。

  “回想这三天的时光,感觉是我最痛苦、最感动、最有毅力的三天。”队员王婷婷在徒步日志的最后写道:“其实,没有人是不可以的,而在于你是否坚持,只有你肯坚持,就会发现自己有无穷的潜力等待开发,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

  “如果没有这次的徒步也许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耐力居然这么强。坐在回程的车上思考,感觉自己又成长了。”队员刘思琦在日志中这样记录着。

  队员田楠在日志的最后写道:“我突然明白有些时候不是只有一路埋头苦走只为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沿途的风景和过程中的友情和坚持才更深刻。我想这就是行走力量吧。”

  “这一天看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同样拥有了很多。”队员张睿伟说,“最后一天,也是最难坚持的一天,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步步的坚持到了最后,到达了开始信心满满充满期待的东方山!欢笑泪水增进了我们的友情,汗水甘甜坚定了我们的恒心,无奈激情表达了我们的热情。这三天留在了风中雨里和心里。”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是90后大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看来很疯狂的“徒步”,对这16名参加徒步的大学生而言,却只是为了挑战自我、磨练意志、丰满人生。在他们看来,只有经历了风雨,青春才会无怨无悔。615日晚上750分许,一行人终于达到了黄石目的地,出发时的16人,除1人因伤中途乘车提前返汉外,其余都坚持到了最后。

  据了解,16名大学生都是“雏鹰班”的学员,她们是学院为建设思维开阔新颖、综合素质突出、能力过硬的具有极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学生干部队伍而成立的,徒步活动是对“雏鹰班”学员们的培训项目之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同学们都是好样的!”活动负责人、该校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喻俊跟着队伍全程徒步,并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表示,徒步拉练活动的开展,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提升了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徒步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

http://inews.cjn.cn/jrzb/201406/t2490573.htm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