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主力军,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然而,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的滞后,使得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一定挑战。
此前,有网友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上提出:“浙江省高校教师薪资水平与浙江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匹配”,对此,浙江省教育厅答复称,针对待遇差距,已着手开展改革完善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研究,将在适当调节高校工资收入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大的收入分配自主权。
浙江只是一个缩影,由于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政府财力强弱等多种因素,不同地区的学校、同一地区不同隶属关系的学校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收入待遇差距。但总体来看,相对于这样一个知识密集型和人力资本高投入型群体,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薪资水平确实并不突出。
教师待遇,亟需提升
“大学老师的名头提起来能赢得同辈尊敬,但说起经济收入,囊中羞涩的时候居多。”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任讲师的一位老师,曾在中青报的采访中诉说了自己的“苦衷”。
2023年底,有高校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薪资降了,“三千八”、“没绩效”、“年均三万”、月薪难以养家糊口……薪资不升反降,引发了各地教师的跟帖与回应,牵动着每一个教师的心。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即“基本工资+绩效+津贴”,该薪酬结构很长时间内在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增强激励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的高校薪酬制度仍需继续改进。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胡咏梅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占比相对较低(不足1/3),并且现有的基本工资占比低于教师期望的占比。同时,绩效工资占比过高(超过60%),而绩效工资是造成教师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
绩效工资包括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于教师完成基本工作任务且考核通过后,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是根据对教师的工作量以及科研贡献考核结果调整,多数学校年终一次性发放。为了足额拿到绩效工资,教师们必须开足马力干起来。
但现行绩效评价体制“重科研、轻教学”,难以体现普通教师工作岗位多重职责的特点和贡献。薪酬分配制度向少数高层次人才倾斜,也进一步拉大了高校内部的工资差距。一面背负着科研、任课双重压力,考核要求不断增加,一面到手的薪资刚够生活,还要面临柴米油盐、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顶着“人生灯塔”光环的青年教师们,正面临着薪资困境。
政策支持,落在实处
近年来,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家部门正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将给教师“涨薪”落到实处。
针对绩效评价体制,教育部在2021年提出,把参与教研活动,承担命题监考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计入工作量。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直接挂钩……让扎根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有了抵抗教学研究功利化、短视化的底气与定力。今年2月,财政部再次于会议上提到,2024年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通过薪酬制度改革提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在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实践。
作为教育部明确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天津大学组织专班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调研工作,坚持优劳优酬,促使教师、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人员薪酬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强关联。天大还通过拓宽个人薪酬宽带、设置标杆岗位津贴、引入部门奖励绩效等,为中坚青年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氛围。
常熟理工学院也积极推进绩效津贴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基本工作量制度,将教学与科研工作量打通,建立合理、科学、符合学校实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合理平衡校内教学业绩点、科研学科业绩点投入比重,切实保障教职工收入待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武昌理工学院用实实在在的薪酬增长,为教师们注入一剂强心针。2020年,学校大幅度上调教职工薪酬福利待遇,仅岗位工资、年度绩效考核奖金这两部分,就同比增加了近1000万元/年。同时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领域设置成果积分制度,增加教职工成果奖励收入,激励人才破茧冒尖。
允许兼职,鼓励创业
在调增基本薪酬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多元的、拥有更多自主权的薪酬体系,也成为高校薪酬改革的重点。
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对很多收入欠佳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这一举措,对其从事“副业”经营活动开了口子,让其拥有“合法化”的从业底气。
口子放开以后,各地陆续跟进,发布相应措施。
2023年2月,安徽省宣城市发布通知,鼓励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担任“科技副总”,并给予相应补助,预计一位“科技副总”一年到手十几万元起。2024年7月,《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支持科研人员企业兼职取酬,授权高校结合工作需要,自主设置转化专技岗位。
与允许兼职一样被逐渐放开的,还有鼓励教师创新创业,高校教师可名正言顺通过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致富”。
2023年,江苏省发布《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可保留3年编制,原单位缴纳社保以及正常晋升薪级工资。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市场对接,聚焦和学科相关的创业项目,高校教师将知识转化为经济并获得回报的这条路,日益开阔。
教师薪资是高校对教师努力工作的物质肯定,高校薪酬制度及薪资水平,对释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潜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及提高学校竞争力都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允许兼职、鼓励创业还是推进改革,承担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们,亟待更加人性化的考核标准与更加合理的薪酬。只有如此,才能让教师们没有冻饿之虞地“坐冷板凳”、埋头钻研,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双重提升。
https://k.sina.com.cn/article_5359069294_13f6ce86e01901bk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