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见习记者 梁馨仪 报道
陶昭阳,男,共青团员,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法学2401班学生。现任班级团支书、法学2501班素导助理、校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副部长等职务,也是知行普法队的一员。在刚刚落幕的校运会中,他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缨,担任800米项目运动员对接志愿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服务,完美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最担心沟通不到位,漏掉细节。”一对一志愿者是保障赛事顺畅运转的关键一环。陶昭阳深知肩上的责任,他的工作贯穿赛前赛后:提前与运动员建立联系、反复确认需求;赛前精准提醒并陪同检录;赛中悉心看管物品、关注状态。为避免疏漏,他甚至自制“对接清单”,将服务流程细化、量化,确保万无一失。为此,他主动与运动员确认“是否需要提前准备补给”等细微需求,用清单式核对确保万无一失。他的贴心守护,贯穿于运动员热身、检录、比赛直至赛后恢复的每一个环节,让运动员得以全心投入比赛,无后顾之忧。
运动会的精彩,不仅在于台前的拼搏,更源于幕后无数无声的付出。陶昭阳深刻体会到了这份“幕后”担当的价值。志愿者们提前多日便在群内同步信息,共享检录时间表;有同伴提前到岗整理物资,甚至为忘带证件的运动员飞奔取回。陶昭阳也积极融入团队协作,在同伴需要时主动“搭把手”,代为看管物品,或在群内实时同步进程,共同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这种在集体中相互支撑、默默奉献的精神,让整个志愿者团队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对于陶昭阳而言,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宝贵的成长历练。他从一名关注比赛结果的观众,转变为深知赛事背后需要无数确认与提醒的志愿者。他表示,这次经历让他对“奉献”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它无需轰轰烈烈,就藏在每一条提前发送的提醒消息和每一次用心的物品看管中。真正将服务他人的想法落到了实处,沟通与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更加坚定了其向党组织靠拢、服务更多人的决心。
最后,记者采访了陶昭阳,他表示:“特别感谢学院提供的实践平台,感谢所有志愿者伙伴的携手并肩,更要为每一位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喝彩!愿大家都能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真诚与快乐,期待明年继续以志愿之名,传递温暖,贡献力量!”(完)